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红旗飘飘 发表于 2009-1-8 00:26

同意“茶顺兴而品”,但后面与前面矛盾。等见面再与嫚里嫚气的原版细细理论。

红旗飘飘 发表于 2009-1-8 00:30

9楼应为“性”误为“兴”。:loveliness:

红旗飘飘 发表于 2009-1-8 00:30

11楼同12楼

红旗飘飘 发表于 2009-1-8 00:37

茶如是顺兴而品而非顺性而品,那么就不会有定法。

红旗飘飘 发表于 2009-1-8 00:45

请原版删掉红旗的跟贴,刚刚看到规则。对不起:handshake :40:

pe5945 发表于 2009-1-8 10:12

熟悉茶性而顺性品茶,换句话说叫知法守法即定法。其实,喝茶人中,顺兴而品者居多,偶也在内,充其量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顺性而品者为道中高人,为数不多。也许很多年以后,偶能从顺兴而品者进步到顺性而品者行列。至于目前,偶不想活得太累,喝茶也不想喝得太累。:5: :40: :handshake

無住 发表于 2009-1-8 11:01

无论是“顺兴而品”还是“顺性而试”作为个人的体验未尝不可,充其量都只是日本艺伎式的茶道表演,要以此来相比与历经近百年实践的现代茶叶审评方法之优劣,未免令人贻笑大方。须知科学的审评方法须具标准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看似简单的“五项因子审评法”和“八项因子审评法”背后的理论依据足可以写一本300页以上的教科书。其中乌龙茶和普洱茶也有采用二次乃至三次冲泡法,花茶等的对样评审有采用双杯二次冲泡法等较复杂的方式。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在一个标准的器皿里几克茶几重泡出的汤”。况且,越复杂的方法缪误越大,越简单的方法越精准。爱因斯坦将整个宏观物质宇宙用简单方程式(E=mc^2)表达出来并不是他不了解物质的多样性,而是他对物质多样性更深层次的理解。

阿明 发表于 2009-1-8 13:45

学到啦..................

阿明 发表于 2009-1-8 14:01

原帖由 無住 于 2009-1-8 11:01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无论是“顺兴而品”还是“顺性而试”作为个人的体验未尝不可,充其量都只是日本艺伎式的茶道表演,要以此来相比与历经近百年实践的现代茶叶审评方法之优劣,未免令人贻笑大方。须知科学的审评方法须具标准性、可操作 ...

看来是阿明落后了,还得从头在下下功夫.

金孔雀 发表于 2009-1-19 11:20

普洱茶讲究的是“越陈越香”,是“品茗级”,是时间,是成熟度。是否,能换个评试思维,放弃一些表面性的、易变的、不稳定的及难经推敲的目前所谓的评审要素(如香味,单纯的苦涩刺激感,新茶的饱满度等),而用更深一层的体感(如津,甘,韵,气)去作为一种标准?如何操作如何感受,还待业内各位专家大师细细考量。
我喜欢喝茶,经常听到很多人说有“茶韵、茶气”的感觉,但他们对感觉都只是用“发汗、发热、打嗝”来描述形容。我认为这是一种个人感觉,不能客观正确地对茶品有(津、甘、韵、气)存在的描述。原版主能够提出了这种问题的存在,正是反应了原版主的水平之高,现在很想请教原版主一些问题:生津和回甘的区别在哪里?茶韵和茶气是怎样的体会?以上的四种感觉用文字描述怎样来区分高低优劣?希望原版主赐教:48: 十分感谢!:40: :44: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茶应顺性而品》之 法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