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8-18 23:55

二图

随意交流意见,畅所欲言,相互学习

没经真空的泥,特意借助模型挡的坯,多上几遍明针,目的就是挤压紧密泥门。紫砂的透气性,不是体现在泥巴颗粒间的疏松;而是其本身颗粒质感,其炼成泥后可塑性强,却不像陶瓷用土的粘稠。所谓的砂性,不是明显的暴露的“砂”,真正好的活,陶手在明针时是把“砂”压壶体内,而不是把“砂”带出来;我们所说的颗粒,或者紫砂是质感,不是“砂”有多粗,暴露得有多明显。

请大家指正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2-8-19 00:10

:40: :40: :40: :40: :40:

帅帅仔 发表于 2012-8-19 00:31

标题

是不是砂感张扬与内敛的感觉,陈兄,请教一下,现在吾发现,有的壶用久了,润感有的张扬,有点内敛,就好像手打和机制牛肉丸的口感,呵呵!!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8-19 00:46

原帖由 帅帅仔 于 2012-8-19 00:31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是不是砂感张扬与内敛的感觉,陈兄,请教一下,现在吾发现,有的壶用久了,润感有的张扬,有点内敛,就好像手打和机制牛肉丸的口感,呵呵!!
我也不会形容,就是跟着感觉走。上学时看到一些散文堆砌许多华丽的文学觉得很美,现在更喜欢看一些平淡的陈述;刚接触紫砂时很想分清什么泥,这壶有个什么名字,作者是谁,其职称如何,问清楚是烧什么温度,然后再说出来,以为自己就懂了,现在倒觉得紫砂制品只不过是一种地方业; 紫砂最主要的功能是适茶性好,附加的是其制成品的型态有可欣赏性,做工有粗细,以及其泡茶过程中茶与壶的相应变化,主人倾注的雅致把玩情感。

[ 本帖最后由 无味真茶 于 2012-8-19 00:48 编辑 ]

帅帅仔 发表于 2012-8-19 01:03

谢陈兄解答,吾想这需要一个过程吧,也许这就是对某种事物的境界吧!

kinwon 发表于 2012-8-19 06:09

非真空泥,仿古漂亮:35:

lll076 发表于 2012-8-19 09:14

无味兄感悟颇深,:80

无味真茶 发表于 2012-8-19 09:52

原帖由 lll076 于 2012-8-19 09:14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无味兄感悟颇深,:80" />
感悟谈不上,接触紫砂这么一段时间个人的一些想法,没到悟的积累和境界:handshake

猎风 发表于 2012-8-19 11:55

:40: good

德森堂 发表于 2012-8-19 12:05

所谓的砂性,不是明显的暴露的“砂”,真正好的活,陶手在明针时是把“砂”压壶体内,而不是把“砂”带出来;我们所说的颗粒,或者紫砂是质感,不是“砂”有多粗,暴露得有多明显。

good 无味兄说得简洁明了,“紫砂看泥,朱泥看砂。”也是不是这种意思?:handshake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