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阿明 发表于 2012-12-24 20:40

原帖由 lll076 于 2012-12-24 20:21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壶盖与壶身的契合度:18: :titter
这个是工的问题嘛。

喝普人 发表于 2012-12-24 20:47

原帖由 阿明 于 2012-12-24 20:20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模子你觉得打得好不?
不協調.新壺.不懂寫字的人仿古,自暴其短.:titter

花痴 发表于 2012-12-24 21:12

料工型都对的。是一支老壶。只是从新洗干净而已。

喝普人 发表于 2012-12-24 21:24

孟臣壶
    惠孟臣,江苏宜兴人。明末《阳羡茗壶系》说“不详何时人”,只知道他“善摹仿古器,书法亦工”,“浑朴工致兼而有之”。

   在清代人的著述里,都不详其姓,对于他的壶艺评价,也很不一致。

    张燕昌说:“余少年得一壶,底有真书‘文杏馆孟臣制’六字,笔法亦不俗,而制作远不及大彬。”由此看来,孟臣不过是一个普通壶工而已。

    但吴骞则说:“余得一壶,底有唐诗‘云入西津一片明’句,旁署‘孟臣制’十字,皆行书,制浑朴而笔法绝类褚河南。知孟臣亦大彬后一名手也。”

    《桃溪客语》载:“孟臣笔法绝类褚遂良。”

    出土和不断发现的孟臣壶,多为小壶,且较大壶制作精良,为后世水平壶之滥觞。我国华南地区盛行功夫茶,水平壶最受欢迎,“漳、泉、明三府品茗,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因此,“潮州人茗饮喜小壶,故粤中伪造孟臣、逸公小壶触目皆是”。孟臣壶简直成了水平壶的专用名词。所以,惠孟臣名款的小壶及“荆溪惠孟制”的印章壶,代代多有出品,直到现在。

    近数十年来,惠孟臣的作品发现了不少,“听泉山馆藏白砂大壶一具……底刻‘大明天启丁卯(1627年)荆溪惠孟臣制’楷书十二字”。

    孟臣壶在华南一带流传最多,但伪托的亦特别多,如不是精于赏鉴的人,很难辨别它的真假来。

    雍正初年就有人仿制孟臣壶,后仿制者日见增多。其作品朱泥多,白泥者少;小壶多,中壶少,大壶最罕。所制壶大者浑朴,小者精妙,亦大彬后一名手也。

    孟臣壶的断代方法,以下几点可以参考:

    (1)工艺的精细:孟臣壶“浑朴工致兼而有之”,不可能太精细。清初壶内底面均不用竹刀修刮,嘉、道以后才用竹刀修刮。

    (2)朱泥壶在雍正、乾隆曾有部分作品用化妆土作表面,壶表里颜色不同。

:titter

花痴 发表于 2012-12-24 21:35

昌记的。

kinwon 发表于 2012-12-24 21:54

按照O..O兄的这个说法,应该非孟臣本人的作品:victory原帖由 O..O 于 2012-12-24 21:24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孟臣壶
    惠孟臣,江苏宜兴人。明末《阳羡茗壶系》说“不详何时人”,只知道他“善摹仿古器,书法亦工”,“浑朴工致兼而有之”。

   在清代人的著述里,都不详其姓,对于他的壶艺评价,也很不一致。

   ...

kinwon 发表于 2012-12-24 21:55

应该是昌记的孟臣:handshake

老曼峨 发表于 2012-12-24 23:08

学习下,谢谢分享。

谭生GZ 发表于 2012-12-25 00:16

路过:) 不懂古董

kobe81 发表于 2012-12-25 00:35

走过,想懂古董:loveliness: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平生一片心 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