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喝普人 发表于 2013-1-6 17:32

回复 209# O..O 的帖子

說點紫陶,據說紫陶收縮比是30%,拿這個朱泥比較(25%以上),難度,暫不去管,但器形絕對是十分重要的!

喝普人 发表于 2013-1-6 17:34

泥料,老K是老師,我是學生,坐下听課!:titter

主要是想弄清楚收縮比的問題。

kinwon 发表于 2013-1-6 17:36

胡说八道,老痴老师都自己捏泥巴了,偶只是有一段时间空闲,喜欢爬格子而已,不过现在也忙了:loveliness:

喝普人 发表于 2013-1-6 17:36

原矿缎泥称之“老团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当泥胚製陶外,亦可磨筛成细颗粒,作为调砂效果之用;烧成后呈次鹅黄色,略含极少数红色斑点。另一缎泥之原矿为本山绿泥,产地亦为黄龙山,原矿呈绿灰色,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烧成后呈米黄色调。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赞不绝口!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轻易提升至所须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绝不吐黑!

窑温:约1175~1180度。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赵庄山系朱泥矿~黄石黄之共生矿。

泥性:感甜嫩绵密,质坚而温润,呈近田黄色调,为江苏宜兴赵庄山系朱泥矿~黄石黄之共生矿,经挑拣练製而成,因含铁量只达6%左右,致陶之后呈“金田黄色”。

特点:许多玩家误认为缎泥会“吐黑”,其误解之起因,乃昔时窑炉均为低温窑,而缎泥系为高温泥(一般烧成温度约摄氏度1175~1180),故每每窑烧不足,成品遇水后呈现还原为原矿色之现象(玩家称“吐黑”);此为窑温不足所致,而非泥质之缺陷,希玩家勿因果倒置才是。

喝普人 发表于 2013-1-6 17:40

黑泥,其色如墨,似黑夜浩瀚天際,深不可測,配以點點金砂,直如天星閃爍,高掛暗夜長空;神秘靜寂、引人神往,故歷來深受世人鍾愛。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日久使用,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养壶者之最爱。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

窑温:约1140度C。

收缩比:约14%。

矿产地: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本色泥。

泥性:原料較為疏鬆,加工成型須細心、謹慎。

难度:易跳砂、起皺,燒成率中等。

特点:许多玩家误认为缎泥会“吐黑”,其误解之起因,乃昔时窑炉均为低温窑,而缎泥系为高温泥(一般烧成温度约摄氏度1175~1180),故每每窑烧不足,成品遇水后呈现还原为原矿色之现象(玩家称“吐黑”);此为窑温不足所致,而非泥质之缺陷,希玩家勿因果倒置才是。

喝普人 发表于 2013-1-6 17:43

底糟青名泥,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糟青、二糟青、底糟青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锺爱之名泥;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糟青”名之。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矿产地: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糟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2%。

混吃混喝 发表于 2013-1-6 18:05

:44: :44: :44: :44:

INKtea 发表于 2013-1-6 18:14

回复 211# O..O 的帖子

港兄有见过紫陶的大器么,老的?新的?:titter

喝普人 发表于 2013-1-6 18:17

回复 218# INKtea 的帖子

最大的500-600CC

INKtea 发表于 2013-1-6 18:17

:44: :44: :44: :44: :44: 学习了
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查看完整版本: 网上盗图研究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