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方欣 发表于 2007-5-11 19:25

瑜 伽 茶 道

                  


(全文摘自:http://www.chyoga.cn/)
                                 
“瑜伽茶道”由中国大陆瑜伽学者石鉴月先生,依据中国传统茶艺、茶道,参照中国禅茶道、佛茶道、台湾“无我茶道”,结合瑜伽的理念与精神,联手编创,并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一、茶文化与茶道
1、茶与生活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得到各民族的重视与提倡。中华民族五十多个,生活习惯各异,但是在饮茶、嗜茶方面却有诸多相同之处。在国人看来,“茶”不仅是解渴的饮料,还有许多自然的功能妙用,茶可以清神益智、帮助消化,“茶”可以培养文化内涵、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茶”可以在各种茶事活动中用以方交朋友、协调人际关系,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
当今世界,茶饮与咖啡、可乐并列成为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饮茶嗜逐步遍及全球。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自古就有饮茶习惯,西方人也逐步接受了茶、爱上了茶,在英国,人们视茶为美容、养颜的饮品,早茶、午后茶成了时尚生活享受;在法国,人们将茶视为“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
2、茶艺与茶道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泡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通常称为“茶艺”;二是精神内涵、境界妙用,也就是品茗之中寓含的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启迪智慧的妙用。广义的茶道,应该是包括茶艺在内的;狭义的茶道,与茶艺并列,也就是上述“精神内涵、境界妙用”的部分。
茶艺与茶道这两方面的内涵,在中国茶文化最重要典藉《茶经》中同时得到了体现。被后人誉为茶圣的唐人陆羽在《茶经》十章中,除了介绍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之外,还阐明了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并强调“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这“精行俭德”四字,便成了传统茶道的基本思想内涵。陆羽的忘年交、诗僧、茶人释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首次提到“茶道”一说,这里的“茶道”,寓含“饮茶之道茶艺)”与“饮茶修道(茶道)” 的双重内涵,可以说就是茶艺与茶道的统一,也就是广义的“茶道”。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把茶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四个方面,明清时代的一系列茶文献诸如明代朱权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又使得茶道的理念更为丰富完备。
本文后面凡涉及“茶道”一词,除特别说明外,用的都是广义的“茶道”概念,也就是包含“茶艺”在内的。
3、茶道四要——艺、礼、境、德
(1)艺:即茶艺,茶、水、火、器,被称为茶艺“四要素”。
茶:精茶为上,指上品之茶,茶品以形、色、香、味分高下。形,指茶叶外表形状,大体有长圆条形、卷曲圆条形、扁条形、针形、花叶形、颗粒形、圆珠形、砖形、饼形、片形、粉末形等;色,指干茶的色泽、汤色和叶底色泽。因制法不同,茶叶可做出红、绿、黄、白、黑青等不同色泽的六大茶类,茶叶色度可分为翠绿色、灰绿色、深绿色、墨绿色、黄绿色、黑褐色、银灰色、铁青色、青褐色、褐红色、棕红色等,汤色色度分为红色、橙色、黄色、黄绿色、绿色等;香,指茶叶经开水冲泡后散发出来的香气,也包括干茶的香气。鲜叶中含芳香物质约50种,绿茶中含100多种,红茶中含300多种。按香气类型可分为毫香型、嫩香型、花香型、果香型、清香型、甜香型等;味,指茶叶冲泡后茶汤的滋味。茶叶与所含有味物质有关:多酚类化合物有苦涩味,氨基酸有鲜味,咖啡碱有苦味,糖类有甜味,果胶有厚味。按味型可分为浓厚、浓鲜、醇和、醇厚、平和、鲜甜、苦、涩、粗老味等。味型近似区分极难,全靠舌头的精细感觉。
水:真水为优,指优质之水,水品以清、活、轻、甘、冽分优劣。“清”就是无色、透明、无沉淀;“活”就是流动的水,即“活水”;“轻”指比重轻的,一般是宜茶的软水;“甘”指水味淡甜;“冽”指水冷、寒,冰水、雪水最佳。陆羽论择水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雨水、雪水是“天水”,烹茶亦佳。水中通常都含有处于电离子状态下的钙和镁的碳酸氢盐、硫酸盐和氯化物,含量多者叫硬水,少者叫软水。硬水泡茶,茶汤发暗,滋味发涩;软水泡茶,茶汤明亮,香味鲜爽。所以软水宜茶。
火:活火为佳,活火一是燃料要讲究,《茶经》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二是注意火候,包括火力(急火、旺火、慢火)、火度、火势、火时,观火侯有主要看汤,即观察煮水全过程,方法“三大辨,十五小辨”。 以上主要针对煮茶而言。明以后由煮茶发展到以开水冲泡,水开即冲茶,无须"三大辨、十五小辨"。燃料业已多样化,煤、煤气、液化气、电等等,“活火”主要指燃料选择上燃烧值高、燃烧无异味。
器:妙器,以宜兴紫陶为最。紫砂茶具工艺独特,是品茗妙器。古人云: “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也”。宜兴茗壶已成为一门艺术,并形成派系,大体划分有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等。除陶瓷外,还有用金、银、铜、玉器、玛瑙、玻璃、搪瓷、竹木、椰壳等材料制作的茶具,也别有艺术风味,新材料中以玻璃茶具为佳,特别是品饮形与色俱佳的名茶如龙井、白毫银针、碧螺春等,既可品饮,又可观尝茶芽之奇姿美色,可助茶兴。
(2)礼: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包括择地(以优雅宁静的场地为佳,辅以适当氛围布置点缀)、茶事流程、动作手势、奉茶规矩等等。
(3)境:所谓茶境,是指茶事过程导人所入之境,非是场地环境之意。茶境以无我为上,茶与人、主与客,圆融无碍,平等、无别,入忘我之境,摒尘劳于外,弃烦恼与内,心清气和,怡然自得。
(4)德:茶德是茶事中所寓含的精神、理念、品性与道德。茶中之德,如道家的“清静无为”,如佛家的“般若自在”,如儒家的“清心寡欲”,讲究清而不浮,静而不滞,淡而不薄,在修心中喝茶,于品茶中养性。

二、瑜伽与茶道
1、茶道养生与瑜伽体位健身
自古以来,中国茶道非常注重其养生功能。陆羽《茶经》在论及茶的功用时,也强调了提神、养身的功效,如《茶经•六之饮》中云“欲醒睡意,则令其饮茶”;《茶经•七之事》中广引华陀《食论》、壶居士《食忌》、陶弘景《杂录》等医书和道书中说到的茶有“益气力”、“身轻”、“换骨”乃至“可成仙”等功效。钱椿《制茶新谱•茶效》,则引《本草拾遗》,说到茶有“止渴、助消化、去痰、除睡意、利尿、明目、增思考力” 等功效。而中国禅门高僧大德,总结出茶有“三德”——提神制眠、帮助消化、消解淫欲。这些都表明,饮茶与养生、养身是联系在一起的。
与此相应,瑜伽也恰恰也很注重身体的修炼,古典瑜伽依据野生动物的形体动作创立的瑜伽体位,同样也是为了锻炼体格、舒经活血、调理腺体,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得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瑜伽精神与茶道精神
传统茶道吸收儒家的“和敬”,道家的“清静”,中国禅宗的“寂灭”,融合而为“和敬清寂”,成为中国传统茶道的精神。和,即和谐雅逸,通过沟通思想情趣,共同创造和谐气氛;敬即互相敬重,奉茶以礼,增进彼此友谊;清,即丢弃尘劳烦恼,安逸宁静,清雅自在;寂,即寂然默照,通过静中苦思冥想,深入定境,达到超然于物我的高尚境界。这既是中国茶道的精神,也是日本茶道的精髓。
茶道的精神,同样也体现在瑜伽的精神之中。瑜伽的精神,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和谐、奉爱、宁静、超脱。这四个方面,既体现在《薄伽梵歌》中倡导的奉爱瑜伽之中,也体现在《瑜伽经》的八支瑜伽中。
(1)和谐,即相当于茶道精神之“和”。瑜伽行者对修习场所的选择上,力求贴近和谐宁谧的大自然,避免物欲与功利的侵扰,甚至主张远离尘嚣,遁入野外或封闭之环境修习。《瑜伽经》则从“内外洁净、满足、对身体及感官的控制、学习经典、对神顺服”等精进行为,营造一种内外和谐的环境,作为更高修习的基础。
(2)奉爱,即相当茶道精神之“敬”,《薄伽梵歌》中所说的“弃绝”,就是断除功利性的活动动机,转化对生活环境与目标的认识,营造一个全然奉爱于人格梵的新的生活理念,从而化解私欲与功利,以一颗包容博大的情怀面对人和事,本着这种精神,必然是无私而平和的,必然与人为敬、与人为善的。而《瑜伽经》则倡导“非暴力”,认为“只要确定非暴力,敌意便会消除”,这同样是肯定了尊敬、善待别人的重要意义。
(3)宁静,相当于茶道精神之“静”,是瑜伽修行的重要原则。瑜伽的宁静是由静坐来实现的,《瑜伽经》将静坐分调身、调息、摄心三部分,作为瑜伽八支中的三支,并指出调身“姿势必须稳固舒适,控制不安”;“掌握了姿势以后,便要控制呼吸,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摄心便是“精神脱离了知觉,而知觉亦不与感官混合起来,注意力便与自己合一,于是达至对感官的最高控制”。对感官的最高控制,是心地真正宁静的开始。
(4)超脱,即超然解脱,这在瑜伽中是通过冥想——即静中起观来实现的。相当于茶道精神的“寂”。《瑜伽经》将这种冥想作为达到禅定解脱的手段,由此可以达至“无种子”的无为境界,与佛门所说的“寂静涅槃”相通。
由上可知,茶道与瑜伽,在精神境界方面的理想与追求是相通的,尽管方式手段有别,但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基本一致。
3、茶道之“道”与瑜伽“天人合一”
茶道中所修之“道”,综合了儒家平和之道、道家虚无之道、佛禅悟之道,是一种由宁静到大悟之“道”,是一种靠身心体验与心灵感悟达到的一种崇高境界。有人将此归纳为“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而所证之“道”,照中国人自己的说法,便是“天人合一”,这个天人合一,指即心即道、物我合一,好比是儒家“中庸”,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佛门的“事理无碍、事事无碍”。
而瑜伽哲学,也恰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境界,《瑜伽经》称这一境界是“由不断的学习达至与上天合一,三摩地是由注意力与神合一而产生”。尽管这所说的“天”与上述“天人合一“的“天”在概念与理体所指上皆有差别,但在其中所包含的天与人、宇宙大我与个体小我的关系问题上,二者有着基本一致看法与主张,比如二者都认为:天为体、为真,人为相、为幻,破幻证真 ,人便能了达、回归宇宙本体,获得永恒与常乐。

4、“茶禅一味”与瑜伽行法之境界
“茶禅一味”将禅与茶统一了起来;而禅与瑜伽,又密不可分。这是茶道与瑜伽又一间接的关联。
茶与禅与的相通之道,在于二者皆立足于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茶与禅同样追求着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吃茶也是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 是“借假修真”的助缘与方式之一。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禅门就有“茶禅一体”、“茶禅一位”。后来统以“茶禅一味”来表述这种理念。这里的茶之味已不仅是茶之本味——甘醇或苦涩,茶道之中,茶之本味已不重要,重要是安心于一种境界或一种舍弃。而这种境界或舍弃维系的宁静的心境,也就是禅之味。
瑜伽行法,将禅定与解脱直接联系在一起。禅定,即是静中思虑,定中起观。《瑜伽经》是析禅定为“凝神”、“入定”、“三摩地”三个层面,“凝神是将意识放在一物之上,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对自身的知觉消失”。这种禅定,与禅宗之参禅还是有区别的,参禅强调的于当下一念中觉悟自性本体,而瑜伽禅定是直接进入定境中思虑真谛,由此而至与天相应、证知宇宙本体。但二者也有相同点,这就是破除妄执,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于灵光独耀之中,而悟达宇宙本体的真理。
由此而知,茶道、禅修、瑜伽行,也正可谓是“三位一体”了。
三、瑜伽茶道的精神内涵
与上述瑜伽精神的四个方面——和谐、奉爱、宁静、超脱相对应,同时与中国茶道精神的四个方面——和、敬、清、寂相结合,在此提出瑜伽茶道四大精神内涵:回归、感恩、宁静、通达。
1、回归:回归自然、回归纯朴、回归当下、回归本善。将人世间一切烦恼、恩怨、功利、尘劳,暂且丢在回归的路边,专心融入此时此地此景此情之中,将茶道现场当作你温馨的家园、当作你心灵的宁静港湾。
2、感恩:思水之源、茶之本,念茶会之友情礼遇,感天地恩如父母恩、感众生恩如同胞情,以感恩的情怀来扩展自己的心量,以至能包容一切、善待一切、无私奉献、平等博爱。
3、宁静:品茶洗心、净心静坐,不问何方叶、哪方水,放下杂念,放下推想,不带功利企求,不假分别计较,以一颗静若处子的平常心来喝茶,于品茶中渐入悠然澄明的心境。
4、通达:宁静安祥之中,化解了习气、偏见、狭隘与固执,沉重的包袱放下了,超然的见地升起了,灵光独耀之中,会有豁然开朗的觉知,会有茅塞顿开的启悟,会有潜藏心底的本能智慧被激发。静静地享受吧,静静地感悟吧,超然的境界会一层高于一层闪现,直至通达无碍、自在超脱。
四、瑜伽茶道的原则
这里说的是瑜伽茶道和流程编排原则。大致有如下方面:
1、瑜伽茶艺目标定位,是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人与境的和谐、身与心的融合、情与操的升华。
2、品茶环境既要突出瑜伽修习场地的特色,也要适当具备茶艺的相关氛围与装饰。总的要求是清雅、温馨、安静、空气流畅。
3、将瑜伽茶道的精神内涵巧妙地寓于瑜伽体位中;间或插入静坐与冥想,将茶艺与修心养性结合起来。
4、注重奉茶者与受茶者的灵活互动以及换位,做到人人参与、主客互换,人人奉茶、人人品茶。

五、瑜伽茶道会(简称瑜伽茶会)通用流程与方法
1、用具
(1)茶具:若干套,套数等于茶会所有人数除以六,如二十四人,则四套(实际参与人数为24+4=28人),则应具备五套。每套茶具中包括:茶池、茶壶、公道杯、茶盏八只、闻香杯八只、滤网(含滤网架)、茶匙、奉茶盘一只(可放八只茶盏)、茶帕。另各配煮水器具一组或小巧暖水瓶一只。
(2)茶席若干,与茶具数量同,高度以主泡者席地坐用适宜高度为准。
(3)茶托:若干,长方型,木、竹、陶制均可,大小以摆放两个茶杯为宜,数量与所有参与茶会的人数相等。
(4)其他用具:瑜伽垫,数量与茶会人数相同,条件不具备此项可免;软坐垫,高两寸、边长四五十公分的方形软垫,数量与茶会人数同;悠扬清雅的瑜伽音乐或茶乐。

2、用茶:茶类不限,以绿茶为佳,以铁观音为最,以云南普洱茶为特色。

3、场地与布局
(1)场地可以在瑜伽会堂(馆)内或茶室,也可以在室外环境优雅处。
(2)场地布局总分茶席、客位两部分,茶席在前端,将茶席一字排列;客席在主席对面,以中线分左右两边,中间留出宽两米左右的通道,左右客席各以瑜伽垫横向连接一字排列,如人数众多,可增加行数。瑜伽垫中央放置软坐垫。
(3)客席人员于瑜伽垫中央软垫就坐,左右人员相对。
(4)每个客席人员面前紧靠瑜伽边沿放置茶托一只。
(5)毎个坐位有明显的数字编号标志

4、规则
(1)、与会人员分瑜伽习练者(会员)与特约客人两类,前者须身着瑜伽宽松大方之练功装。
(2)人员分瑜伽会员与特约客人两组,客人在先、瑜伽会员在后,按入场先后,依序入座,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身份地位,一律平等按序入座。
(3)茶席主泡的产生,从会场瑜伽会员中产生,按他们的座位号顺序,依次上场。
(4)主持人一名,立于茶席中间。

5、流程与技法
(1)主持人介绍与会员嘉宾与茶会规则;
(2)播放瑜伽音乐;会员集体随音乐做瑜伽体位(初级)拜日一至三遍;主泡则备水泡茶。
(3)每个茶席各泡茶一壶,分于八个香杯中,并分别以茶盏盖之(使茶盏在上、香杯在下),一杯自留,其余放置奉茶盘内。
(4)茶席人员同步,双手捧托盘、起到茶席前,排成一行,同时完成如下程序:
① “增延脊柱伸展(前屈)式”:双脚并立,仿“前屈式”将奉茶盘放置脚前方;
②致礼:起身直立、双手同合于胸前,躬身向客席所有人员行礼;
③专注(树式):直身,双手自胸前向左右平展、同时掌心向上结智慧印,双腿仿“树式”、眼光聚焦专注于正前方一点,双手自两侧向上在头顶、变智慧手印为合掌,保持数秒;
④供天(新月式):双脚并立、双手回到胸前,弯腰再仿“前屈式”,双手指尖触地,同时一只脚后撤,仿“新月(奔马)式”;然后双手取一杯茶一边上下翻转(香杯在上、茶盏在下)一边平端至胸,后头、颈后仰,双手端杯垂直向上,保持五秒左右;
⑤敬地(前屈式):保持“奔马式”,双手端杯向前、向下,上身随之前倾,放杯于地,双手分开掌心朝前、结智慧印中指触地,保持五秒。
⑥奉人:收脚并立,双手端茶、起身直立,将茶端至胸前,再向前平伸划半圆示众。(主持人端茶盘前来将所有茶杯接走,置于台前适当位置)。
⑦奉客(行茶):再弯腰双手平端奉茶盘平胸,直身静立片刻,开始行茶。行茶规则:主泡分别从两侧客席左右两头按序奉茶,不可乱序或有缺漏;行茶时心里不要有任何杂念,只一心观照茶盘,调匀呼吸和步伐,慢步经行;行步时,双脚平行,脚步平起、平移、平落,每一步都轻快而平实的,充满着尊贵、祥和与平静,如此缓走向客人。走到客席面前时缓缓置身、并足弯腰(仿前屈式),将奉茶盘摆于客席托盘前,端起其中一杯置于客席前托盘上,并将双手掌心向上结智慧印示意客人请茶(客人以合掌回敬)。奉茶后端起茶盘缓缓起身、直立、转向,再依次走向其他客席,如前奉茶。
⑧回席品茗:奉茶完毕,以上述同样行茶步法回到茶席,与客人同品第一杯茶。第一茶品茗规则:首先是提取闻香杯,嗅香并辅以瑜伽深呼吸(完全呼吸)一至三次;然后端茶品之。
(5)第二杯茶:主持人宣布第二杯茶开始,并宣布轮换客席号,请该号人员带上自己的茶盏(闻香杯留下),走向茶席;茶席人员也带上茶盏,走身迎上前,双方互行躬身礼,互换归向席位。
第二杯茶直接用公道杯,以茶盘垫上茶帕、端公道杯行茶,行茶、奉茶规则同上。
(6)第三杯茶及后续茶:流程及规则同“第二杯茶”。至最后一人奉茶完毕止。
(7)默坐观想(十至十五分钟),瑜伽冥想音乐配合。
(8)谢茶:主持人引导客人双手合掌,齐声念诵“噢呣——”,反复三次止。
(9)茶会结束。

6、注意事项:
(1)(3)客席人员除接茶、品茶之外,均宜放松黙坐、感受场内的温馨与宁静。
(2)茶会规则纯熟后,亦无须主持人,一切均以默契及音乐引导进行。
(3)茶会结束后,若众人意犹未尽,可辅加座谈交流,或加做集体体位(拜日),或瑜伽技艺表演切磋。
(4)以上流程只是通用概要之约定,根据参与者人数、身份的不同,可在上述流程基础上加以变通。

               附:瑜 伽 茶 道 主持词
一、(介绍与会员嘉宾及茶会规则)各位来宾、各位瑜伽之友: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大家庭,共同分享瑜伽茶道会的快乐。瑜伽茶道,是中国大陆徐永立先生、石鉴月居士联手编创的,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今天参与茶道会的特约嘉宾有……,我代表茶会主办单位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首先,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本场茶会的规则:(1)本茶会尊崇石鉴月居士提出的瑜伽茶道四大精神——回归、感恩、宁静与通达;以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人与境的和谐、身与心的融合、情与操的升华为宗旨。(2)注重奉茶者与品茶者的互动及换位,使得人人参与、主客互换,人人奉茶、人人品茶。每位参与者的坐席前都有一个编号,大家对号入座、对号换位。(3)除主持人及集体颂咒之外,全场人员自始至终应保持静默无语,奉茶、接茶均示以动作,无须以言相谢;
二、(拜日与沏茶)首先,请客席中第*号……第 *号朋友,担任第一道茶的奉茶人,请你们到茶席来沏茶(安排入席泡茶)。
在几位奉茶人沏茶的同时,有请在座的瑜伽之友们,全体起立,让我们共同完成两遍瑜伽“拜日”,来展示一下瑜伽人的风采!(播放瑜伽音乐)。
三、(感恩)茶席上的奉茶人已经沏茶完毕,下面,他们将完成一系列庄严的仪式,以茶供养天、地、人,体现瑜伽茶道的感恩理念。
——(礼敬)奉茶人现在的动作叫“增延脊柱伸展式”,俗称“前屈”式,向大家合掌致敬;
——(专注)现在所做的瑜伽动作叫“树式”,这个动作需要心气平和、眼光聚焦专注于一点,让我们的心专注并安静下来。
——(供天)现在,他们用高难度的瑜伽“新月式”,奉茶“供天”,感谢上天造就万物,给我们阳光和雨露;
——(供地)现在,用“新月前屈式”,奉茶敬供大地,感谢大地承载万物、滋生我们的食粮;
——(供人)这杯茶供养所有众生,感谢亲缘、友缘、善缘、助缘、众人缘。
四、(行茶奉客)下面开始行茶奉客(放茶乐至最后一杯茶终)。
现在,每人面前都有了一杯香茶。这杯茶,是我们的奉茶人用心沏泡、虔诚奉献的,这其中也蕴涵了我们所有瑜伽人的美好祝愿和无尽的心意!当大家提取闻香杯时,建议您用瑜伽的“完全呼吸法”,用您的胸、您的上腹部、您的下腹部,深深地吸气,将这茶香,慢慢地吸纳、沉入腹底,再伴随着悠悠的吐气,让茶香散布到全身。如此三次,再行品茗,您的心地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开始第二杯茶)现在,第二道奉茶开始,将由客席上另外几位瑜伽之友来奉茶,下面,请*号、*号……到茶席前来与前一道茶奉茶人互换,请你们双方带上自己的茶杯、闻香杯留下到台前来行礼交接。
六、(第二杯茶行茶)第于杯茶开始,奉茶人将直接用公道杯来奉茶。
七、(第三杯茶及后续茶,主持词同上)。
八、(最后一道茶完毕)现在,我们已完成了最后一道奉茶。我们的品茗也到此结束。
九、(默坐观想)现在,我们开始十到十五分钟的静坐冥想,体现瑜伽茶道加归、宁静与通达的理念。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坐姿坐好,双手放在膝盖上,拇指、食指相触,结智手印,双目微微闭起,让我们完全沉浸到悠扬的瑜伽音乐之中……
(瑜伽放松休息引导词)
……
好,伴随着美妙音乐,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已经静坐了十多分钟,现在,请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
十、(静坐结束)现在,请大家抬起双手,使劲搓上几个轮回,让掌心发热,然后搓抺整个面颊;再轻轻向左右前后分别伸展头部部与颈部,用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各三下;最后伸展便搓揉腿部各关节。全体慢慢站起来,轻轻腰身与腿脚。
十一、(茶会结束)今天的茶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祝大家吉祥如意、健康永远!

御用 发表于 2007-5-11 19:34

:65: :80

烟虫 发表于 2007-5-11 20:19

:40: :40: :40: 下面请喝茶!

红叶惜风 发表于 2007-5-11 20:33

:40: 楼上的也请喝茶:40:。。:hug: 不知道他们练茶瑜珈穿的是什么服装:hug: ?P? 我见过的一般是三点式?P? :75: 只怕到时候大家都没心情喝茶:75: :$ 光顾吃冰激凌去了:$ :lol :lol :lol

行香子 发表于 2007-5-11 21:25

:40: :40: :40:

景泉 发表于 2007-5-11 22:37

原帖由 红叶惜风 于 2007-5-11 20:33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40: 楼上的也请喝茶:40:。。:hug: 不知道他们练茶瑜珈穿的是什么服装:hug: ?P? 我见过的一般是三点式?P? :75: 只怕到时候大家都没心情喝茶:75: :$ 光顾吃冰激凌去了:$ :lol :lol :lol
哈哈!!!!:59: :59: 有这等美事也不叫我去看看。:5: :5:

红叶惜风 发表于 2007-5-11 22:43

原帖由 景泉 于 2007-5-11 22:37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59: :59: 有这等美事也不叫我去看看。:5: :5:
门票是老班一饼,偶带兄看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瑜 伽 茶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