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老马 发表于 2006-1-14 22:31

<P><SPAN id=text1 style="FONT-SIZE: 10pt"><FONT face=幼圆 size=3>各位茶友: <BR><BR>很久都没有随笔了,白天很忙碌,对著计算机一整天,都是一堆文字。下班后,拖著疲累的身躯回到家,吃个饭。光是看数个茶话主题,又另一天的到来了,所以,更諻论要动手写一点随笔。 <BR><BR>最近都没有甚么普洱好玩了,眼见茶价日渐升高。 <BR>半年前还可以买的茶,茶商又加价了, <BR>理由是最近的茶菁价钱贵了很多,这也是啊~ <BR>羊毛出自羊身上,始终茶价起了,最终面对茶价的承受者, <BR>还是广大的茶友消费者。 <BR><BR>所以,现在寻茶比起以前更艰辛,究其因有二: <BR><BR>买茶难之一: <BR>1.茶价贵了,买茶没有以前的爽,明明以前这个便宜价钱都不会买的茶,现在只因茶品供应失衡导致茶价上升,虽然陈化进了一步,茶还是以前那个茶,底子还是没有变。记有有一款入仓茶(约2000年的),约两年前(2003年7月),茶商推荐给我的时候是 HK$420 一筒,最近索价 HK$1,400 一筒。毫无疑问,茶商需要生意(利息)成本、仓租、风险,加价是应该的,我也不奢望可以再用两年前 HK$420 一筒的价钱买到,因为若还可以用旧价购买,则肯定这个茶商的茶是太差,没人买,所以两年都还有许多货,不能提价;从另一方面想,如果这茶商的茶没有提价能力,这茶商应早关门大吉了,两年后还可屹立吗?如果不让别人赚钱,还有茶商愿意存茶吗? <BR><BR>所以,加价是毫无疑问的,而且香港经济有起色,追回以前未有加的幅度,也算合理,最后的问题是这个 3.3 倍的加幅,合理吗?我不反对茶商现在卖 HK$840 ~ HK$1,000 一筒,两年时间翻一翻,正常而且ok。只可惜,加幅实在过多,看来他是在卖下年的价钱,所以做法很简单,茶品 cp 值因高茶价给拖低了,不用购买。况且这茶品是两年前便宜时,我都不会买的茶,为何两年后要贵了一两倍才买,难到是『瘦田没人耕,耕开有人争』?才没这回事。 <BR><BR>买茶难之二: <BR>2.新茶太多了,虽然说是普洱茶现在五花百门,百花齐放,好不热闹,可以让消费者,多些选择;但选择背后,是否真的有选择,还是,所谓的选择,根本不是选择。当选择过多的时候,会否到最后其实只是无所适从,难以选择?又或者,更多的选择,只是在制造更多的陷阱?增加了买茶的难度。 <BR><BR>打个比喻,以前信息不很发达,买一本书,买一本杂志,甚至乎是买一份报纸,都可以把每一个角落都看得津津有味,连报纸上的无聊副刊版都可以看完再看,只因可以获得的信息廖廖可数,以前电视台只有数个,也没有互联网。但现在呢?有几十个电视台,杂志又厚又多图画,还有要看互联网,覆依猫电邮。由于有许多事情要干,所以周刊杂志要在三十分钟内解决,毫不出奇,只能把其中数篇文章看完,其它的翻翻看看广告及图片就算了。现今的社会,就根本是信息泛滥。 <BR><BR>浮云为何以此为喻?道理是,在以前只要搅懂数个印级茶及认识一下不同年代的七子饼,随随便便都可以买到不错的茶,反正在1990年代末,要买1980年代的茶,多的不得了,你要买上好几百饼,都没人跟你说没货的,即谓的『贵精不贵多』,市场上随便都是精良的普洱茶(以现在的茶来相比,当时当然觉得只是一般的茶品)。 <BR><BR>还记得在1995~1996时候,初初要记住甚么茶与甚么茶的关系,把邓先生的《普洱茶》翻了又翻,还是记不清楚,记不住,甚么又铁饼、又圆茶、又七子饼、又甚么印、甚么贡,每饼茶看下去的模样都是一样的。没有的摸,没有的喝,没有的感受,按图索骥,学茶已经很不容易。 <BR><BR>那时候,要把茶分辨已经不容易,还要理解它是乾的,还是湿的,难度更是很高。 <BR>各位茶友当然奇怪,哈哈~干湿茶之嘛,有何难度?!当然,现在看来当然没有难度,但可是当时候根本对湿是没有概念。有个故事是说:『有个人走进了一条疯子村,村内的人因喝了井水,变了疯子,究竟那个人应该保持清醒,还是跟村民一起变疯?』写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一点,在1990年代的时候,以入仓茶为主要市场,大部分可以见到的茶饼都白白的,灰灰的,比较差的,很白的,就当湿仓;不很白的,就当乾仓。还有,以不起有点灰白的为失败作,因为被视为没有陈化发酵。但以现在的角度看来,当年的分类应该归为现在的严重入仓跟中度入仓,以前茶商说的所谓"纯乾仓",以现在的角度重新审视,啊~原来是轻度湿的茶。究竟是茶商存心欺骗,还是卖茶人的定义不同? <BR><BR>没错,在今天有许多干净茶的环境下,干净茶变成是理所当然的,但浮云初学普茶身处的年代,『干净』二字从来没人跟我提过。记得在很初期的时候,买到一砖有金花的茶,茶商更说你拾到宝,这些金花有药效的,要好好的珍惜啊~到后来,我连喝都不敢喝啊~ <BR><BR>所以,茶友要明白,十年前,只要有一块没有这么白、没有这么灰的茶饼,已经叫做是干净的了,最有趣的是,更有茶商说,有白霜的才是宝贝,最过份的还是虫洞满布,还叫乾仓茶,现在想起来,啊~这个茶商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只有当时的他才知道。 <BR><BR>知道了以前研究老茶的难度,看看现在,是否又容易了?信息透明了,多了,也明白了,是否买茶变得容易了?浮云倒反而认为难度比以前更高。但由于普洱茶的热浪,致使普洱茶的生产线跳升,大量的新茶推出市场应市,结果是现在的新茶品种,五花百门,甚么饼、甚么号都有,五颜六色的,十分可爱。但纵观网络上各个讨论组,款款都是好茶,款款茶都是回甘足,茶韵好〔熟茶除外〕,那么,买茶岂不是又变得很容易? <BR><BR>有些港商的老人家曾告诉浮云,好的茶菁,根本不多,以前的茶,制作量小,随手拿来都算是优质的茶,因为没有生产压力,所以选料精良、并配也精良,即使入了仓,出仓后,茶质不会完全没滋没味,茶韵仍在。老港商还说,如果现在不慎拿了一只不可以入仓的茶品入仓,呵呵,几年后才发现没滋没味,那就完蛋了。 <BR><BR>总而言之,要在几百种新茶当中,挑出能够有力陈化的茶品,在今天普洱茶饼泛滥的年代,要找出明日可陈化好喝者,实在不易,如果买十种茶,只有最后两种能好喝,即使茶友今天只是花了 HK$400 ,每片40元,由于其余的八片都不喜欢喝,送了人或乱掉在一旁,那两片茶岂不是成本要 HK$200 ?所以究竟存茶化的来,还是现买现喝无风险化的来,因人而异。 <BR><BR>故此,在每一个年代,想喝口好的普洱茶,其实都不容易的。今天的难度在于新茶实在太难挑选了,都不知道哪款茶最后会跑出。 <BR><BR>有朋友说,当红印便宜时(好像才几百港元一片的年代),他把红印当水喝。没有红印喝了,现在的茶,都喝不习惯,就改喝其它好了。 <BR><BR>另一朋友,完全不懂茶的,从事天然宝石生意,经朋友介绍,15年前买了一堆黄印十几筒(好像只是两百元港元内的事),当开水喝。粗喝光了后想再买,朋友说那个价钱已不能买了,那生意人觉得茶不应这么贵,结果现在喝白开水算了,因为喝不到那种优雅的口优,宁愿不喝。 <BR><BR>从历史看出,普洱茶就是这么光怪陆离,日后遇到好茶,就多买一两片就不错了。 <BR><BR></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pt"><FONT face=幼圆 size=3><BR>[出处] <BR>作者:浮云 <BR>主题:【浮云随笔】 <BR></P></FONT></SPAN>

f110 发表于 2006-1-14 22:42

好文,但能不能换个字体<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74.gif">

f110 发表于 2006-1-14 22:44

<P><SPAN id=text1 style="FONT-SIZE: 10pt"><FONT size=4>各位茶友: <BR><BR>很久都没有随笔了,白天很忙碌,对著计算机一整天,都是一堆文字。下班后,拖著疲累的身躯回到家,吃个饭。光是看数个茶话主题,又另一天的到来了,所以,更諻论要动手写一点随笔。 <BR><BR>最近都没有甚么普洱好玩了,眼见茶价日渐升高。 <BR>半年前还可以买的茶,茶商又加价了, <BR>理由是最近的茶菁价钱贵了很多,这也是啊~ <BR>羊毛出自羊身上,始终茶价起了,最终面对茶价的承受者, <BR>还是广大的茶友消费者。 <BR><BR>所以,现在寻茶比起以前更艰辛,究其因有二: <BR><BR>买茶难之一: <BR>1.茶价贵了,买茶没有以前的爽,明明以前这个便宜价钱都不会买的茶,现在只因茶品供应失衡导致茶价上升,虽然陈化进了一步,茶还是以前那个茶,底子还是没有变。记有有一款入仓茶(约2000年的),约两年前(2003年7月),茶商推荐给我的时候是 HK$420 一筒,最近索价 HK$1,400 一筒。毫无疑问,茶商需要生意(利息)成本、仓租、风险,加价是应该的,我也不奢望可以再用两年前 HK$420 一筒的价钱买到,因为若还可以用旧价购买,则肯定这个茶商的茶是太差,没人买,所以两年都还有许多货,不能提价;从另一方面想,如果这茶商的茶没有提价能力,这茶商应早关门大吉了,两年后还可屹立吗?如果不让别人赚钱,还有茶商愿意存茶吗? <BR><BR>所以,加价是毫无疑问的,而且香港经济有起色,追回以前未有加的幅度,也算合理,最后的问题是这个 3.3 倍的加幅,合理吗?我不反对茶商现在卖 HK$840 ~ HK$1,000 一筒,两年时间翻一翻,正常而且ok。只可惜,加幅实在过多,看来他是在卖下年的价钱,所以做法很简单,茶品 cp 值因高茶价给拖低了,不用购买。况且这茶品是两年前便宜时,我都不会买的茶,为何两年后要贵了一两倍才买,难到是『瘦田没人耕,耕开有人争』?才没这回事。 <BR><BR>买茶难之二: <BR>2.新茶太多了,虽然说是普洱茶现在五花百门,百花齐放,好不热闹,可以让消费者,多些选择;但选择背后,是否真的有选择,还是,所谓的选择,根本不是选择。当选择过多的时候,会否到最后其实只是无所适从,难以选择?又或者,更多的选择,只是在制造更多的陷阱?增加了买茶的难度。 <BR><BR>打个比喻,以前信息不很发达,买一本书,买一本杂志,甚至乎是买一份报纸,都可以把每一个角落都看得津津有味,连报纸上的无聊副刊版都可以看完再看,只因可以获得的信息廖廖可数,以前电视台只有数个,也没有互联网。但现在呢?有几十个电视台,杂志又厚又多图画,还有要看互联网,覆依猫电邮。由于有许多事情要干,所以周刊杂志要在三十分钟内解决,毫不出奇,只能把其中数篇文章看完,其它的翻翻看看广告及图片就算了。现今的社会,就根本是信息泛滥。 <BR><BR>浮云为何以此为喻?道理是,在以前只要搅懂数个印级茶及认识一下不同年代的七子饼,随随便便都可以买到不错的茶,反正在1990年代末,要买1980年代的茶,多的不得了,你要买上好几百饼,都没人跟你说没货的,即谓的『贵精不贵多』,市场上随便都是精良的普洱茶(以现在的茶来相比,当时当然觉得只是一般的茶品)。 <BR><BR>还记得在1995~1996时候,初初要记住甚么茶与甚么茶的关系,把邓先生的《普洱茶》翻了又翻,还是记不清楚,记不住,甚么又铁饼、又圆茶、又七子饼、又甚么印、甚么贡,每饼茶看下去的模样都是一样的。没有的摸,没有的喝,没有的感受,按图索骥,学茶已经很不容易。 <BR><BR>那时候,要把茶分辨已经不容易,还要理解它是乾的,还是湿的,难度更是很高。 <BR>各位茶友当然奇怪,哈哈~干湿茶之嘛,有何难度?!当然,现在看来当然没有难度,但可是当时候根本对湿是没有概念。有个故事是说:『有个人走进了一条疯子村,村内的人因喝了井水,变了疯子,究竟那个人应该保持清醒,还是跟村民一起变疯?』写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一点,在1990年代的时候,以入仓茶为主要市场,大部分可以见到的茶饼都白白的,灰灰的,比较差的,很白的,就当湿仓;不很白的,就当乾仓。还有,以不起有点灰白的为失败作,因为被视为没有陈化发酵。但以现在的角度看来,当年的分类应该归为现在的严重入仓跟中度入仓,以前茶商说的所谓"纯乾仓",以现在的角度重新审视,啊~原来是轻度湿的茶。究竟是茶商存心欺骗,还是卖茶人的定义不同? <BR><BR>没错,在今天有许多干净茶的环境下,干净茶变成是理所当然的,但浮云初学普茶身处的年代,『干净』二字从来没人跟我提过。记得在很初期的时候,买到一砖有金花的茶,茶商更说你拾到宝,这些金花有药效的,要好好的珍惜啊~到后来,我连喝都不敢喝啊~ <BR><BR>所以,茶友要明白,十年前,只要有一块没有这么白、没有这么灰的茶饼,已经叫做是干净的了,最有趣的是,更有茶商说,有白霜的才是宝贝,最过份的还是虫洞满布,还叫乾仓茶,现在想起来,啊~这个茶商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只有当时的他才知道。 <BR><BR>知道了以前研究老茶的难度,看看现在,是否又容易了?信息透明了,多了,也明白了,是否买茶变得容易了?浮云倒反而认为难度比以前更高。但由于普洱茶的热浪,致使普洱茶的生产线跳升,大量的新茶推出市场应市,结果是现在的新茶品种,五花百门,甚么饼、甚么号都有,五颜六色的,十分可爱。但纵观网络上各个讨论组,款款都是好茶,款款茶都是回甘足,茶韵好〔熟茶除外〕,那么,买茶岂不是又变得很容易? <BR><BR>有些港商的老人家曾告诉浮云,好的茶菁,根本不多,以前的茶,制作量小,随手拿来都算是优质的茶,因为没有生产压力,所以选料精良、并配也精良,即使入了仓,出仓后,茶质不会完全没滋没味,茶韵仍在。老港商还说,如果现在不慎拿了一只不可以入仓的茶品入仓,呵呵,几年后才发现没滋没味,那就完蛋了。 <BR><BR>总而言之,要在几百种新茶当中,挑出能够有力陈化的茶品,在今天普洱茶饼泛滥的年代,要找出明日可陈化好喝者,实在不易,如果买十种茶,只有最后两种能好喝,即使茶友今天只是花了 HK$400 ,每片40元,由于其余的八片都不喜欢喝,送了人或乱掉在一旁,那两片茶岂不是成本要 HK$200 ?所以究竟存茶化的来,还是现买现喝无风险化的来,因人而异。 <BR><BR>故此,在每一个年代,想喝口好的普洱茶,其实都不容易的。今天的难度在于新茶实在太难挑选了,都不知道哪款茶最后会跑出。 <BR><BR>有朋友说,当红印便宜时(好像才几百港元一片的年代),他把红印当水喝。没有红印喝了,现在的茶,都喝不习惯,就改喝其它好了。 <BR><BR>另一朋友,完全不懂茶的,从事天然宝石生意,经朋友介绍,15年前买了一堆黄印十几筒(好像只是两百元港元内的事),当开水喝。粗喝光了后想再买,朋友说那个价钱已不能买了,那生意人觉得茶不应这么贵,结果现在喝白开水算了,因为喝不到那种优雅的口优,宁愿不喝。 <BR><BR>从历史看出,普洱茶就是这么光怪陆离,日后遇到好茶,就多买一两片就不错了。 <BR><BR></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pt"><BR><FONT size=4>[出处] <BR>作者:浮云 <BR>主题:【浮云随笔】 <BR></FONT></P></SPAN>

老马 发表于 2006-1-14 22:48

<P><FONT size=3>卖茶的概念,可参考:<BR>-----------------------<BR>其实一个人的普洱組合,可以很简单的,如下表:<BR>全以干净茶計:<BR> <BR>1.35年茶 1片(够喝三十年,一年一次)<BR>2.25年茶 3片(够喝三十年,一年三次)<BR>3.20年茶 7片(够喝三十年,一年七次)<BR>4.15年茶14片(现在就喝,喜欢就喝,一路喝,年份一直增長)<BR>5.10年茶几筒(主力喝15年茶,把14片的15年茶喝光后,已是五年的光景,你的十年茶增长成了15年茶)<BR>6.5年茶,购入十几筒(有了上面的茶慢慢喝,十五年光景很快过去的)<BR> <BR>&nbsp;要按这个方法存茶;一个人每年的普洱用量,最多1筒。<BR>即打算喝普洱茶30年,用量只是三十筒而已,</FONT><FONT size=3>当然不是购买30筒手工盖印,要每样茶都有一点慢慢喝,时间很快飞逝的。以上说的不就是刚刚可以足喝喝三十年?<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约两三年前,我就大致依照以上的方式卖茶,現在发现,真的每五年就有一批茶成熟可以喝,喝的速度比茶成熟的速度慢,结果,越來越多老茶喝。所以,存茶概念是要为未来省钱....</FONT> </P><p>[此帖子已被 老马 在 2006-1-14 22:50:04 编辑过]

大叶 发表于 2006-1-14 22:53

爱上普洱茶,真的好难!

f110 发表于 2006-1-14 23:07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老马</B> 发表于 <I>2006-1-14 22:48:56</I> :<BR><P><FONT size=3>卖茶的概念,可参考:<BR>-----------------------<BR>其实一个人的普洱組合,可以很简单的,如下表:<BR>全以干净茶計:<BR> <BR>1.35年茶 1片(够喝三十年,一年一次)<BR>2.25年茶 3片(够喝三十年,一年三次)<BR>3.20年茶 7片(够喝三十年,一年七次)<BR>4.15年茶14片(现在就喝,喜欢就喝,一路喝,年份一直增長)<BR>5.10年茶几筒(主力喝15年茶,把14片的15年茶喝光后,已是五年的光景,你的十年茶增长成了15年茶)<BR>6.5年茶,购入十几筒(有了上面的茶慢慢喝,十五年光景很快过去的)<BR> <BR>&nbsp;要按这个方法存茶;一个人每年的普洱用量,最多1筒。<BR>即打算喝普洱茶30年,用量只是三十筒而已,</FONT><FONT size=3>当然不是购买30筒手工盖印,要每样茶都有一点慢慢喝,时间很快飞逝的。以上说的不就是刚刚可以足喝喝三十年?<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约两三年前,我就大致依照以上的方式卖茶,現在发现,真的每五年就有一批茶成熟可以喝,喝的速度比茶成熟的速度慢,结果,越來越多老茶喝。所以,存茶概念是要为未来省钱....</FONT> </P><P>[此帖子已被 老马 在 2006-1-14 22:50:04 编辑过] <HR></BLOCKQUOTE><P>&nbsp;</P><P>嗬嗬!现在就是按这个思路办的,除了找不到20年以上的老茶</P>

小随 发表于 2006-1-14 23:33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老马</B> 发表于 <I>2006-1-14 22:48:56</I> :<BR><P><FONT size=3>卖茶的概念,可参考:<BR>-----------------------<BR>其实一个人的普洱組合,可以很简单的,如下表:<BR>全以干净茶計:<BR> <BR>1.35年茶 1片(够喝三十年,一年一次)<BR>2.25年茶 3片(够喝三十年,一年三次)<BR>3.20年茶 7片(够喝三十年,一年七次)<BR>4.15年茶14片(现在就喝,喜欢就喝,一路喝,年份一直增長)<BR>5.10年茶几筒(主力喝15年茶,把14片的15年茶喝光后,已是五年的光景,你的十年茶增长成了15年茶)<BR>6.5年茶,购入十几筒(有了上面的茶慢慢喝,十五年光景很快过去的)<BR> <BR>&nbsp;要按这个方法存茶;一个人每年的普洱用量,最多1筒。<BR>即打算喝普洱茶30年,用量只是三十筒而已,</FONT><FONT size=3>当然不是购买30筒手工盖印,要每样茶都有一点慢慢喝,时间很快飞逝的。以上说的不就是刚刚可以足喝喝三十年?<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约两三年前,我就大致依照以上的方式卖茶,現在发现,真的每五年就有一批茶成熟可以喝,喝的速度比茶成熟的速度慢,结果,越來越多老茶喝。所以,存茶概念是要为未来省钱....</FONT> </P><P>[此帖子已被 老马 在 2006-1-14 22:50:04 编辑过] <HR></BLOCKQUOTE>按这个思路走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啊!

7572 发表于 2006-1-14 23:35

<P>那个叫浮云的大大当然难买茶啦</P><P>喝了这么多老茶,现在叫他喝3年内的茶,喝得下吗?</P>

新茶人 发表于 2006-1-14 23:40

水深!怕!!

老马 发表于 2006-1-15 00:14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7572</B> 发表于 <I>2006-1-14 23:35:41</I> :<BR><P>那个叫浮云的大大当然难买茶啦</P><P>喝了这么多老茶,现在叫他喝3年内的茶,喝得下吗?</P><HR></BLOCKQUOT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75兄说的也是。喝了这么多老茶,现在叫他喝3年内的茶是有些困难。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浮云随笔】之买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