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原野的风 发表于 2009-1-7 16:43

《茶应顺性而品》之 法无定法

《茶应顺性而品》之
法无定法



目前,官方及很多人常用的试茶法,在一个标准的器皿里几克茶几重泡出的汤,那只代表着部分茶类一贯评试标准,因为,其它茶类的茶滋表现是从强到弱到劣而弃(如青茶里好的九泡有余香,绿茶四泡已尽其味);对于普洱茶合适吗?我当然不能主观地去否定,但是如今《普洱茶》的标准大家都还不能统一认定,而先认定其品试标准,我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个人认为,普洱茶每一泡的变法都非常微妙,每一种冲泡手法都能呈现不同的品感,每个茶区的汤质表现都不相同,制程也稍有不同,特点不同,存放环境不同,更因为湿度与温度的原因,国内每个地区对于普洱茶的口感差异性更大,口感习惯更是不同,冲泡标准如何制定?
   

普洱茶讲究的是“越陈越香”,是“品茗级”,是时间,是成熟度。是否,能换个评试思维,放弃一些表面性的、易变的、不稳定的及难经推敲的目前所谓的评审要素(如香味,单纯的苦涩刺激感,新茶的饱满度等),而用更深一层的体感(如津,甘,韵,气)去作为一种标准?如何操作如何感受,还待业内各位专家大师细细考量。


常用的重手法试新茶,看似简单易懂,但茶滋的延伸及体感的延伸呢?如果是试已有几年转化的茶呢?老茶呢?港仓、广东仓、台湾仓、大马仓、各地的家庭小仓的茶呢?太多的不同因素下,不同的口感习惯下,也难怪央视〈小崔说茶〉里一些其它茶类专家们出现的可笑言谈。




茶随着时间和适合的转化条件不断向成熟迈进,试茶及品饮的标准如何能有真正的统一?另有个前提是,是否要先弄懂了普洱茶如何才能越陈越香?合适的制程、自然存放就真能出现目前号级、印级茶的口感?答案还只能在将来。

现在喝普洱茶的大多数人并不明白普洱茶以何为基础,更弄不清楚转化的过程及内涵,茶品一种种地尝试,经验不断地对一些曾经的知识修正再修正,推翻再推翻......书刊?名人?大师?专家?茶厂?忽悠完后的再忽悠,本已复杂的普洱茶只能更加模糊。

冲泡普洱茶,我认为还不宜给它套个框框,过急地给它定下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标准。

还是借用邹炳良老厂长的一句话吧,对于普洱茶,我们都还是小学生,还要不断地学习,,,,,。




把复杂简单化。个人认为,茶之最终为品。

目前纷扰乱杂,清心品茶谈何容易。努力找寻好茶不如去想一想如何喝好手头的一杯茶。人生百载,如白马过隙,如何在繁琐的生活中体验那份忘我的宁静,不如静心伺茶去!

很多人问起,普洱茶该如何冲泡,我回答:没有手法,只有特点。找到茶的特点,你就已掌握冲这款茶的手法。手法从茶,手法由心,百般手法成就了百般滋味,这就是普洱茶。随心随意,适口为上。

每一个人对同一款茶品的感觉和理解都不一样,在经验较为充足的前提下,适口舒心已是好茶;冲泡有标准吗?手法上的高、低、缓、急、稳、静、匀,方式里的摇、绕、烘、闷、浸、煮,再加上思想里的和、跳、拼、择等,都会产生出绝然不同的普洱茶滋味,可说是千变万化,再加上茶品的存放环境不同,泡茶器皿的不同,各地各人用水的不同,品茶环境、天气的不同等等,,,,,,如何为标准?


    觉得目前还是应该轻松点,普洱茶的研究建立在慢慢的体验过中,答案也肯定是在将来,喝普洱茶,当你定位在于“品”,在于“玩”的时候,随心随意,喝茶就简单了,一切只为了享受和体验,经验在过程中积累会比学习别人的知识更加真实和惬意。






个人对品饮普洱茶的看法为,茶本无法,心为法。顺性品其正味,逆性而试其优劣。顺其性则茶嫩水柔,茶老水强,茶烈宜轻,茶弱宜重,味杂宜降,茶劣则弃,生茶应伺,老茶在驭,熟茶宜和。

茶顺茶性而品,必需先知茶性,在甘、甜、厚、滑、苦、涩、酸、杂等口感中,要弄懂并了解因果,才能泡好一壶好的普洱茶,这当然需是通过不停地积累和对比中而得出的经验。

苦尽甘来,汤重压舌,入口即化,舌底鸣泉,重如无物,气韵绵绵,无味之味等等,一切不易理解的普洱茶常用形容词汇也必定要通过实际品试后才能一一认识。





普洱茶需要细品,用身体去感受时间带出的浓浓沉韵,在优雅的环境中,静心细品着普洱茶,人茶一体,得真味者往往已进入茶禅一味的境界。


原野的风于2007年4月

[ 本帖最后由 原野的风 于 2009-2-9 21:05 编辑 ]

ld0093 发表于 2009-1-7 17:12

强:80 :handshake

阿明 发表于 2009-1-7 19:20

讨教两个问题:(对理不对人)

1、本贴的主题是试茶还是喝茶?(没看明白)

   如果是式茶,茶人延用了近百年的式茶重泡法至今没有更改,为什么?

2、为什么要试茶?

试与品有何不同?

红旗飘飘 发表于 2009-1-7 22:37

原版自相矛盾。掌握了茶性应有定法。:loveliness: :titter :handshake :40:

原野的风 发表于 2009-1-7 23:41

原帖由 阿明 于 2009-1-7 19:20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讨教两个问题:(对理不对人)

1、本贴的主题是试茶还是喝茶?(没看明白)

   如果是式茶,茶人延用了近百年的式茶重泡法至今没有更改,为什么?

2、为什么要试茶?

试与品有何不同?
本帖的主题不是试茶也不是喝茶,而是对茶的一种心态.
所以不需说明和解释:48:

原野的风 发表于 2009-1-7 23:41

原帖由 红旗飘飘 于 2009-1-7 22:37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原版自相矛盾。掌握了茶性应有定法。:loveliness:" /> :titter" /> :handshake" /> :40:"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法

原野的风 发表于 2009-1-7 23:46

原帖由 阿明 于 2009-1-7 19:20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讨教两个问题:(对理不对人)

1、本贴的主题是试茶还是喝茶?(没看明白)

   如果是式茶,茶人延用了近百年的式茶重泡法至今没有更改,为什么?

2、为什么要试茶?

试与品有何不同?
明兄的确没看明白:48:

红旗飘飘 发表于 2009-1-7 23:50

原帖由 原野的风 于 2009-1-7 23:41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法
茶性理解对了会统一的。

红旗飘飘 发表于 2009-1-7 23:52

要想达到顺兴而品,掌握茶的基本知识是不可少的。:48:

原野的风 发表于 2009-1-8 00:14

原帖由 红旗飘飘 于 2009-1-7 23:50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茶性理解对了会统一的。
所以茶的冲泡手法与"心"法不会统一。因为嘴巴是自己的,喜好是自己的。
经验稍为丰富的喝茶人,别去要求别人如何喝,只能把自己的经验供别人参考,对否?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茶应顺性而品》之 法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