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wyy07 发表于 2010-12-15 10:18

茶道也是爱茶人娱乐的一片天地

  爱茶之人,懂茶是基本,因茶而喜而忧也变成现代人的一种习惯。喝茶就得懂什么茶最好,自己适合喝什么茶,比如,老同志普洱、老同志普洱一些小故事、如果求购普洱茶、还有一些喝茶之道简称“茶道”。
  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的同共诉求和凭藉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茶是人、神、佛共同的饮品,是天堂、人间、地狱一致的灵魂净化精、身体洗礼水。
  佛僧自古习文诵经品茗,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度俗人,茶净苍生,一佛一茶,如水光山影,自然相生。
  茶味是诗词的神韵,而诗词无佛,则诗词无灵、无境、无气、无味,茶道与为文之道为佛之理密切相关。铁观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茶、文,至此极境,功名、利禄、色欲、俗念,何以再求?
  心即佛,而茶是心,则茶即佛。清灯古寺,佛法无边。茶清如露,心洁如佛,佛者,茶也。禅茶一味,共参禅机、茶叶、茶理。静为佛之首,空为佛之本,苦为佛之身,隐为佛之理,欲守佛道,必参苦禅,欲破苦念,必习苦茶,茶者,真佛也!  中国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它表现为四大理念: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是哲学基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人言语思索;涤除玄鉴、澄怀味象是审美诉求;道法自然、保合太和是茶道美学的基本法则。四大支柱互相依存,共同构筑着茶道美学大厦。
  5年普洱茶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代替具体的茶道程式,
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纯化”等,是人们把茶道局
限在深层次或程式化的认识所作的修正。时代的发
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小桥流水的场景已退缩至公园
或家庭—‘角;人们为赶上经济大潮适应紧张的了作
节奏,即使留恋,也只能把诸如对传统文化等恪守深
刻于内心,换之以“浅然”来对待周围的人与事,花花
绿绿的消遣和娱乐也应运而生。显然,历史上文人雅
士式的品茶,会使年轻人感到气氛颇为严肃。它代表
的是延袭—种精深的、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沉积。人们对品茶已是小心翼翼,何况是高深或神秘
的茶道。好在历史的、文化的原因,是中国人就会喝
茶,人们喜欢茶的“可口、可乐”,由此而能带来的意
境,自然不会拒绝,毕竟,茶香在口,通过认识与引
导,还有助于为生活的诗化增光添彩,何乐而不为
呢!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当代茶艺,也可理解为在茶
的“可口、可乐”的基础上,引导茶的意境与茶道相
通,展示“真、善、美”的内涵。
  茶人们既创造美,也可欣赏美;与其说是欣赏茶艺茶道,不如说是在感悟自己的人格和超越自我的情操风骨。


[ 本帖最后由 wyy07 于 2010-12-15 10:20 编辑 ]

深海 发表于 2010-12-15 15:17

看兄的贴不但知道了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而且还练眼力。:titter好贴。good

傣族小姑娘 发表于 2010-12-22 14:19

good good 支持楼主,很好的帖子

林荫大道 发表于 2010-12-22 14:46

:handshake :40: :40: :40: good good good

龟博士 发表于 2010-12-22 17:51

:40: :40: :4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道也是爱茶人娱乐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