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中普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北方茶客

哥窑与龙泉窑的起始

[复制链接]

8061

1016 小时

在线时间

6374

回帖

金牌会员

和信堂

积分
8061
发表于 2006-11-2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宋体 size=4>&nbsp;&nbsp; <FONT face=新宋体><IMG src="images/Emotions/43.gif">宋代哥窑窑址至今未被发现,成为一个有趣的历史之谜。哥窑主要是陈设瓷,多仿古铜器形制,如贯耳瓶、菊瓣盘、兽耳炉、弦纹瓶、长颈瓶、立耳三足炉、鼎式炉、五足洗、葵口洗、葵口碗等。哥瓷胎子非常坚密,呈深紫灰色、灰色或土黄色;釉色较多,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施釉较薄,温润似玉,器表有一层不很亮的酥油光,并有较大的黑色及较小的黄色开片,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器既有支烧的,也有垫圈烧的。传世哥瓷胎厚釉薄,胎色种类较多,有沉香色、淡白色、杏黄色、深灰色、黑色等,釉子不明亮,润如玉,有一层酥油光,紫口铁足现象很少。哥窑的瓷胎敲击起来,没有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破碎的"噗噗"声,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其有灰、棕黄、灰黄、粉青、灰青等种类。;放大镜下,可见瓷釉中所含的气泡象同聚沫串珠,肢润的釉面间迸裂有深浅不一的冰裂状网纹,色黄者犹如金丝,黑者如铁线,若二者互相交织者,则被称之为“金丝”、“铁线”。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常呈亚光状;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成化多有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有达“紫口”、“亚光”,难得宋哥窑瓷之绝技。</FONT></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1

1016 小时

在线时间

6374

回帖

金牌会员

和信堂

积分
8061
发表于 2006-11-29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00 size=4>&nbsp;&nbsp; <IMG src="images/Emotions/72.gif">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00 size=4>传世哥窑器的主要特征: </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00 size=4>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00 size=4>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迭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00 size=4>其三、"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00 size=4>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FONT></P><P><FONT face=新宋体 color=#000000 size=4>(总结自:&nbsp;曹昭《格古要论》.清代《南窑笔记》.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84

196 小时

在线时间

2962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4284
发表于 2006-11-2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1

1016 小时

在线时间

6374

回帖

金牌会员

和信堂

积分
8061
发表于 2006-11-2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新宋体 size=4>&nbsp;&nbsp; <IMG src="images/Emotions/43.gif">龙泉窑: 在今浙江龙泉,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始烧于北宋前期,中期以后有发展,南宋是其极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胎质洁白,质量显著提高;与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还为南宋宫廷烧造仿官窑的黑胎器物,在金村、溪口等窑址都有这类仿官标本出土。元代在烧大件器物上取得很大成绩,近三尺的大盘与大瓶,烧成后盘心坦平,瓶身不偏不倚,极其难得。</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1

1016 小时

在线时间

6374

回帖

金牌会员

和信堂

积分
8061
发表于 2006-11-2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FONT size=2><FONT color=#0000ff><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41.gif">&nbsp;龙泉窑属民窑(这里所指的龙泉是</FON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13</SPAN></FONT></FONT><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2>世纪龙泉大窑与溪口两地周围的瓷窑</FONT>),</FONT><FONT face=新宋体 size=4>烧造黑胎厚釉青瓷与白胎厚釉青瓷,往往同窑合烧。受官窑影响,工艺得到提高,胎薄釉厚,釉层如玉,色有粉青、梅子青、豆青等。坚硬。灰黑疏松,施釉厚,釉层透明发亮,有开片,习称“紫口铁足”。而南宋官窑胎没有那么坚硬,胎色不一、有深灰色、沉香色、杏黄色、灰白色等,釉层也不那么发亮,温润如玉,但也是“紫口铁足”。白胎厚釉青瓷也是受南宋官影响,胎略厚,白中带灰,圈足,底露胎处呈朱红色或浅紫色,多数青釉层光洁不开片。釉色有粉青、梅子青等。修内司窑瓷器是按北宋汝窑烧制,受上林湖窑影响。修内司官窑后建&nbsp; 郊坛下官窑,与龙泉窑没有直接关系。而南宋龙泉窑没有烧过官窑瓷器,仅是向皇官烧过精美的贡瓷。</FONT></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FONT><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4><FONT face=新宋体>&nbsp;</SPAN></FONT></FONT></P><p>[此帖子已被 7320 在 2006-11-29 23:24:2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1

1016 小时

在线时间

6374

回帖

金牌会员

和信堂

积分
8061
发表于 2006-11-29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79.gif">&nbsp;近十几年来,出现很多新烧的仿龙泉窑瓷器,从造型上看都很相似,不同处是胎质与釉色。</FONT></P><P><FONT face=宋体>&nbsp;&nbsp; 仿品瓷质细腻,色过白,</FONT>支烧<FONT size=2>痕仿品仅见足底内有砂圈,而砂圈内色淡不像真品有干草黄之泛红色者,有人工刻意刷上痕迹。釉薄而色淡,玻璃光不温澜。有的纹饰刻画不自然,造型呆板。有的还有意做旧,其手法有厚表面的浮光、用带酸性的溶液浸蚀、粘贴斑伪作出土器、有意致鵄残等,真品与仿品一对比就能看出破绽。</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FONT></P><p>[此帖子已被 7320 在 2006-11-30 13:33:1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84

196 小时

在线时间

2962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4284
发表于 2006-11-3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普网 ( 滇ICP备11005155号-1 )

GMT+8, 2024-8-11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