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yangyang 发表于 2006-7-5 01:06

<P>2006-06-06&nbsp;|&nbsp;66大顺的日子谈“顺滑”</P><P>2006年6月6日,一个特殊的日子,许多朋友发来祝福的短信,内容如出一辙,核心就是一个字“顺”。带着美好的祝愿,除了“猛宋”顺字外,借题发挥,也来“顺”一下,谈谈普洱茶之“顺”。 </P><P>“顺滑”一词,在普洱茶友中,说得太多了,似乎都成了口头禅,评价一个茶的优缺点,特别是老茶,茶友都会追求“顺不顺”,“滑不滑”,突破了内质审评中滋味、香气的范畴,犹如从口腔、喉咙,进入到了肠胃、身体里面,变成了“打不打嗝”、“顺不顺气”,甚至到了精神层面,“有没有发汗”,“有没有气感”,是否变得“浑身轻松”。到了这种境界,唐代卢仝“七碗茶歌”的状态,也就不远了,这也是普洱茶让人发颠之所在。</P><P>那,如何理解“顺滑”呢,今天粗浅的谈一点看法,未及详细总结,想到哪写到哪,挂一漏万之之举在所难免,以后再完善啦。</P><P>接昨晚“嫩会碳化吗?”的话题,先看一下中午新拍的照片,看看嫩茶陈化的样子。</P><P>用250ml审评杯开汤,尝其滋味,醇厚,因为是布朗山的原料,虽嫩,但其霸气只是刚刚被抚平了一些;体会其香气:陈香初显;细品一口,满口的厚重,迅速被它幽幽的韵味吸引住了,回味久久不会散开。</P><P>看一看开汤的照片,从陈化时间上来说,它还不够长,实际中,体会出了其初具“顺滑”的一面,有了这个顺滑,也才有了久久不会散开的“幽幽韵味”。</P>

yangyang 发表于 2006-7-5 01:09

<P>用250ml审评杯开汤,尝其滋味,醇厚,因为是布朗山的原料,虽嫩,但其霸气只是刚刚被抚平了一些;体会其香气:陈香初显;细品一口,满口的厚重,迅速被它幽幽的韵味吸引住了,回味久久不会散开。</P><P>&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lt;</P><P><FONT size=3>普洱新茶,说的比唱歌还要好听<IMG src="images/Emotions/10.gif"><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10.gif"></FONT></P>

yangyang 发表于 2006-7-5 01:12

<P>看一看开汤的照片,从陈化时间上来说,它还不够长,实际中,体会出了其初具“顺滑”的一面,有了这个顺滑,也才有了久久不会散开的“幽幽韵味”。</P><P>借上述话题,引出关于“顺滑”的第一个认识:“嫩度是顺滑的一个基础”,没有嫩度,以后的“顺滑”难出,另一方面,茶太细则味欠足;味之平淡,顺滑也就失去了意义。 明朝茶学家就有了同样的认识:“采茶不必太细,细则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则茶已老而味欠嫩。”</P>

peter26yun 发表于 2006-7-5 06:51

<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40.gif"><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40.gif"><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40.gif">

sfqy5555 发表于 2006-7-5 09:21

<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43.gif"><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43.gif"><IMG src="http://bbs.puerh.cn/attachments/bbsxp/Emotions/43.gif">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啦!卖茶要抹布袋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