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中普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75|回复: 14

普洱产品应该加个等级标志

[复制链接]

373

412 小时

在线时间

312

回帖

会员

积分
373
发表于 2008-10-2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底是几级茶底,应该明确为好,什么越陈越香,什么七子,这样的叫法没有任何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32 小时

在线时间

30

回帖

新手

积分
40
发表于 2008-10-26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乱,加上假货又多,新手还是少出手比较好。
先买点便宜货,问老板讨点好茶的样茶试试,试得多了或许能进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412 小时

在线时间

312

回帖

会员

积分
37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下当年标准,以及配方的用语:

尖子茶、二梭、黑条、粗茶;头水、二水、谷花茶。。。。。

尖子茶:比较细嫩,带芽茶比较多的茶,推测,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加工,类似现在的1-4级晒青毛茶。这部分料主要是春茶,这就有了老茶品上春尖的描述。而第一波春茶,往往含有一定的小黄片,所以某些古董茶内飞上说“拣剔透心”,表明他们加工精细,挑拣尽了这些小黄片。

二梭,类似于现在的5-6级茶,有嫩度,也带有一定的毫,老字号多用来做盖茶也。

而“黑条茶”,是成熟度稍高,肥壮少芽毫的茶叶,类似7-9级晒青毛茶了,这部分茶叶,条索肥壮尚紧结,揉捻稍重,色泽自然乌润,所以称为“黑条”。

而粗茶,则是十级或级外了。

综观历史上老字号配方的产品,圆茶以及饼茶,用尖子、二梭、黑条拼配制成,而藏销之“紧茶”(牛心茶、蘑菇茶),则低一个档次,用二梭、黑条、粗茶加工。

回顾这些历史,可以看出标准与配方的重要性。

许多追求“大树茶纯料”的制茶人或消费者,获取、研究这些历史信息,无疑会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3

612 小时

在线时间

571

回帖

中级会员

积分
603
发表于 2008-10-26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级?建议还是自己品的好。中国的“免检产品”不是也被取消了吗?这个世界上,自己再蠢也要相信自己,千万不要相信中国行业从业者或监督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412 小时

在线时间

312

回帖

会员

积分
37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口味是可以用化工元素做出来的
给他们个无罪声明也不错,起码是杀他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2

1255 小时

在线时间

693

回帖

版主

积分
992
发表于 2008-10-2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要标明大致的配方
农夫山泉就标明那里取得水,现在两个取水处的水质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要注意选择
普洱就太简单了,就写个云南大叶种晒青,太含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6

797 小时

在线时间

1385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1546
发表于 2008-10-2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明级配并无不可,一般砖茶大多已经标明。问题是,普洱茶不等同于其他茶类,级别越高不代表品质越好。普洱茶好不好还是要泡在水里才能说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412 小时

在线时间

312

回帖

会员

积分
37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洱太不规范了,短期看可能有暴利,长期看会制约它的普及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572 小时

在线时间

166

回帖

会员

积分
187
发表于 2008-10-2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洱茶属于拼配茶,不可能有那么严格的等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41 小时

在线时间

127

回帖

会员

积分
138
发表于 2008-11-1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70137013 于 2008-10-26 14:33 发表
分享一下当年标准,以及配方的用语:

尖子茶、二梭、黑条、粗茶;头水、二水、谷花茶。。。。。

尖子茶:比较细嫩,带芽茶比较多的茶,推测,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加工,类似现在的1-4级晒青毛茶。这部分料 ...


楼主所举列出的尖子、二梭、黑条、粗茶。。。全包罗在今天古六大茶山所采的一芽三、四叶鲜叶里了。
过去那样制茶(分面子茶、心茶、底茶地压制)一是为了卖相好看;二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把所采下来的原料压制了卖出去。
而如今的大多数“纯料”制作的茶品,多为一芽三叶很少一芽四叶,大多不特意地区别分出而全压在一起。我以为这实际上与过去的作法并不矛盾,反而更好,各种级别的料全紧密地揉合在一起,其滋其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相互交融在一起。与现今那种面子料一个地方料,心茶另一个料,底茶又是另一地方的料的制作方式更能使人放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普网 ( 滇ICP备11005155号-1 )

GMT+8, 2024-7-29 15: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