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中普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1|回复: 0

坦洋与“坦洋工夫”

[复制链接]

-8

6 小时

在线时间

0

回帖

禁止发言

积分
-8
发表于 2011-4-30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闽东最高的峰峦白云山,挺拔巍峨,俯视五县。在它的南麓清幽秀丽的清溪入口处,有一山间小村落。她,就是著名的坦洋工夫茶的原产地——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当年人则称之为“小上海”、“小福州”。
   
    在“坦洋工夫”香霏环宇、芳名远播的日子里,从国外写来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地、县的前称,而直书“中国坦洋”,便可准确无误地安抵收信人手中。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命运;坦洋这个小山村,亦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荣辱兴衰。后者的“一”指的就是茶。
   
   
   
    名 随 茶 出
   
   
   
    众多地方的名字从它们诞生的时候起便固定了,坦洋,却三易其名。
   
    一个不到两百户人的村庄,夹在两山之中,清溪从她的门前笔直地穿过,整个村子形如一块长溜溜的木板——貌不惊人。所以,她最早的名称,顾名思义便叫“板洋”。
   
    相传十八镇诸侯时代,白云山的晓洋出了个鸭娘皇后,一个看鸭子的姑娘被闽王选进宫了,当她坐着皇后竹辇路经板洋更衣的时候,容貌神奇地刷然一新:先前那种乡巴佬土气一扫而光,变成了一位天仙般的姑娘。为此,使者禀奏闽王,钦赐板洋易名“变洋”。
   
    至今白云山区的乡亲们,还习惯地叫坦洋为“板洋”或“变洋”,可见源远流长。
   
    在坦洋工夫茶畅销荷兰、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的时候,许多中外人士对这个名茶的故乡作了种种臆测:有人把它想象为一个繁华昌盛的大都市,有人把它描绘成一马平川、锦城十里的桃园胜地;有人则把它虚构为满地黄金、洋场鼎沸的冒险家乐园……
   
    商场上的竞争,如何提高商品的身价,是手段,又是一门艺术。我们最早期的茶叶经营家很懂得这一点。既然鲜醇清甘的坦洋工夫茶已经脍炙人口盛名于世,为什么不给它的源头产地起一个名符其实的名字呢?于是他们便毅然地改“变洋”为“坦洋”。坦洋,坦洋,坦荡洋洋,意味着地方之大,也象征着坦洋工夫茶前程无量,永不衰败。
   
    于是,坦洋,这个山间小村便随着“坦洋工夫”的足迹,芳名远播环宇。
   
   
   
    坦 洋 十 景
   
   
   
    古语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于茶叶是灵验不过了。出自山明水秀、花香鸟语之乡的茶,必然香醇可口;受染于污浊浑秽之地,想必味涩欠佳。
   
    坦洋有四季如春、秀丽多姿的山,有澄澈如镜、清幽香甜的水。如何把这些山和水形象生动地介绍给外人,为坦洋工夫在故乡增添迷人的引力?坦洋十景便应运而生了。
   
    锣鼓争鸣,龟蛇遥望,云桂飘香,清溪飞凤,玉笔尖峰,骏马飞天,天台洞府,蒙井清泉,石门弄月,鲤鱼朝天……多么引人入胜的名字啊!
   
    据说,光绪年间荷兰一位茶商,因为听了坦洋一位茶叶经营家的介绍,浮想联翩夜不能寐,非要入“仙乡”一游不可。
   
    他们乘木船在社口上岸。
   
    沿着清溪边用青石铺成的古道,转了两个大弯,穿过人字形的圆拱门凉亭,他们看到了一座飞阁临空的古老屋桥,透过桥洞,发现了一个长条形村落。
   
    来到桥头,客人站住了,问:“去坦洋还有多远?”
   
    茶商答:“眼前就是。”
   
    “啊?那就是坦洋?!”
   
    主人从客人棕色的眼睛里读出了这样的意思:不对,这哪是你描绘的坦洋?
   
    主人领着客人沿着一条石级小路,登上桥左侧的松树岗,又寻径而行,来到一个幽静的山弯前。客人不由自主地停住了步,只见满弯桂树,挺拔荫蔽,黄花耀眼,清香醉人。抬头望,山头云雾缭绕,黄花隐现其间。仅隔一座山梁,那边就是一丘丘翠绿的茶园,金黄色的茶花与桂花争艳。
   
    主人介绍道:这儿就是云桂飘香。你看,那古老的清凤桥,飞龙走凤的屋顶,临河飞渡;彼岸山头枫红如火,这边山岭松桂相衬,凤冠凤尾自然成形,这不是清溪飞凤么?
   
    主人又引着客人翘首西望,横跨福、寿两县的锣鼓山,一个巨石盘顶,一个如笠覆盖,隐现云雾间,似闻天锣仙鼓冬锵声。
   
    把目光从远处收回,转侧后门山,暮霭隐现处,无数巨石引颈朝天如同成群的鲤鱼跃向天空。
   
    主人还领着客人游览了宋朝著名科学家郑樵亲笔所书的“蒙井”(村中心),观赏白云山朝西南面的奇峰——玉笔尖峰。最后,客人不得不翘指颔首,承认坦洋十景皆如所闻,栩栩如生,声色并茂。
   
    这就是人类对于自然风物的点化之功。
   
    据说坦洋十景,本地人通晓的倒不多,然而在西欧,在阿拉伯地区,在日本,在东南亚,坦洋工夫足迹所到之处却流传不息。
   
    商品的价值啊,何止它们本身!
   
    我们老一辈的茶叶经营家倒是通晓竞争之道的。
   
   
   
    坦 洋 工 夫
   
   
   
    明洪武四年,有一位叫胡应才的农民,开始在坦洋村培植茶树。他们发现在坦洋的山地里培植的茶树,枝繁叶茂生命力强,可以从清明开采,时历三春,直到秋末的白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胡氏家族终于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开始用萎凋、搡揉、发酵、烘焙方法精制工夫红茶,肉体厚,泡水浓,汤色红艳,鲜醇清甘,冲泡多次色、香犹存,坦洋工夫茶开始扬名。工夫者即颇有工夫之意也。
   
    清朝中期,坦洋工夫茶开始销售国际市场,最早的还是胡姓的万兴隆茶行,茶标“坦洋工夫”。而后“祥记”、“生记”、“泰大来”、“丰泰龙”、“瑞记”等等,著名茶行相继崛起,茶标皆为“坦洋工夫”。
   
    自清咸丰元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是“坦洋工夫”渐趋成熟、名声鹊起的时期。坦洋茶叶的鼎盛时期是清朝中叶和民国四年到十七年间。最隆盛时,光坦洋一条街就有三十六家茶行。每年制干茶两万多箱。茶叶收购的范围方圆几百里,揽括七、八个县,畅销二十多个国家。
   
    当时与外商做生意是采取贷款的形式:每年旧历二月二,茶商们便到福州向各国商家领取“茶银”。茶银用桶装,每桶一千银元。春初,从外国人手里运进一船船的白银,春末、秋后把一船船的茶叶运给他们。当时有句民谚说:“国家兴,乌换白;国家败,白换乌。”指的就是鸦片和茶与白银的交流。
   
    坦洋工夫的兴盛带来了坦洋空前繁荣。清溪两岸新屋林立,三座拱桥临河崛起,两条平行的街道有各类店铺一百四十多家。当时有一首歌谣写道:
   
    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
   
    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
   
    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
   
    白银用斗量,船泊清凤桥。
   
    那热闹繁华的景象人称“小福州”。
   
    这个时期,坦洋收购茶青的范围上至政和新村,下至霞浦赤岭,旁及泰顺、庆元,横跨二省七县,方圆数百里。四面八方的茶叶云集坦洋加工。原本只有200来户1000余人的村庄,竟有茶行36家,年雇工3000余人,年产茶5万多件(每件75斤),产值100多万银元。在这个“坦洋工夫”的黄金时代,坦洋村从街头至村尾,年制茶千件以上的大茶行有23家,千件以下的小茶行十余家,形成了一条名声远播的“茶行街”。
   
    月有阴晴圆缺,序有春夏秋冬。
   
    从1851年“坦洋工夫”创始至1950年,这百年时间,对坦洋打击最大的,莫过于日本的对华侵略战争。当时由于通往欧美、东南亚的海路被阻断了,“坦洋工夫”茶的主要销路被堵死,外国茶商基本绝迹,茶叶没人买,茶园无人管。坦洋村户口逃离一半多,对面的新街消失了,茶树挖了,桂林砍了,桥被大水冲走了。正如民谣所唱:
   
    茶叶没路走,茶农挖茶头;茶败坦洋败,两街凉溜溜。
   
    当时,国民党第三战区政治部有一个调查记录:“……福安只有茶户200户,茶农900人……”同一时期发行的《福安茶叶茶号》一书亦云:坦洋茶号仅剩11家。
   
    一位曾经莅临坦洋观光古老茶行街的日本友人笠置姜枝子,感慨万千地说:“中国茶叶传入东瀛已800年,日本人明治年间就开始饮用‘坦洋工夫’茶,但许多人只知道茶的芳香,却不知它经历这许多的磨折。”
   
   
   
    坦 洋 茶 行 街
   
   
   
    在坦洋茶叶的黄金时代,坦洋村从上桥头的元记茶行到紧挨蜈蚣桥的丰泰隆茶行,完完整整地形成了一条茶行街。
   
    街头第一家茶行是元记茶行,行主吴赓俞。这家茶行由三座房屋组成,共有铺面三十六间,雇工百余人,拣茶工二百余人,年产精制坦洋工夫干茶约二千余件(合2000多担),提利润可获五万银元。它以白云山下的岭下村为“根据地”,收购农民的初制干茶。每年发放“茶银”时需要七十多人,挑着一百四十多桶(每桶装1000块)银元,一路长蛇阵,从坦洋挑到岭下村,发给当地茶农。岭下村的庄稼大户们见了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惊讶地说:“冬下我们挖的番薯还没这么多哩!”
   
   
    从元记茶行往下延伸,依次是宜记茶行、福奎茶行、冠新春茶行、裕大丰茶行、占德发茶行、胜泰来茶行……最后是丰泰隆茶行,大茶行共有三十六家到三十八家。
   
    一家茶行就是一家独立的茶叶公司,如胜泰来
   
    茶行对外做生意就是胜泰来茶叶公司,裕大丰茶行
   
    对外就是裕大丰茶叶公司。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商号和商标,有自己发行的“茶银票”;在省会福州还设有自己的办事处——茶栈,专门与外国洋行、外商交往、做生意。民国二十三年,两位俄国茶商就是由福州茶栈老板欧阳创之陪同,来元记茶行参观、做买卖的。茶行从发放茶银、收购茶青到精制出厂、销售服务,实行“一条龙”运作。“坦洋工夫”红茶远销荷兰、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世界各地。
   
    在坦洋村古官道老街形成一条茶行街的同时,有三座拱桥通向对岸的另一条街也形成了一条“第三产业”街:鱼货店、南京杂、布店、药行、饭馆、旅店、光饼铺、戏园、酒楼、五金店……当时大城市所拥有的各个门类,在这里都能找到。“坦洋三座桥,不是赌就是嫖”,这个民谚虽有点偏激,然当年坦洋的繁华景象却从中可窥一斑。
   
    随着街区的繁荣,财富的积聚,护卫地方的工程不能不随之加强。于是,从上桥头入口处开始,绕过后门山,筑起了一道长十余里、高耸厚实的城垣,街头、街中、街尾、后门山、每道栅栏门垒起了四方形的炮楼,武装卫队最多时达360多人。
   
    坦洋茶行的建筑,外观貌不惊人,临街是铺面式的,内里如民居宽敞的厢房,有二层三层,最高为四层:底层收购茶叶;二层放置风扇、平筛等设备,为精制之所;三层做仓库;有四层的,则为工人的住房。一律的通间木结构,三面土墙外敷三合土,一面店门板。为防贼盗,大门皆钉铁皮,内衬巴掌大的竹叶(防火)。与简朴实用的茶行建筑相反,茶行老板们用从经营茶叶中赚来的巨额银元建造起来的住宅,却是相当富丽堂皇的。元记茶行背后的五座深宅大院至今保持完好:一仙堂、二仙堂、三仙堂、四仙堂、五仙堂,可以说与大都市里的名门官邸相比毫不逊色。当地人称这些大宅为“六扇八廊庑”,就是说它们每座是六间堂屋和八个厢房组成的,有宽敞的天井、回廊、鱼池、花坛,可排列十桌酒席的大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有的大门前还保存个“门头亭”,亦称“下轿亭”,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富豪商贾到此都要下马下轿才能进屋,足见当时坦洋之气派!
   
    坦洋茶行街最兴盛的时期是民国3—4年、民国27—28年。民国四年光裕大丰一家茶行就有三座茶仓,每仓出品坦洋工夫精茶2000件,三仓即6000件,加上其他三十几家茶行,年产量至少在两万件以上(每件老秤50斤,约合80市斤)。后因战乱连绵,政局动荡,坦洋茶行街才渐渐衰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普网 ( 滇ICP备11005155号-1 )

GMT+8, 2024-7-28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