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中普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18|回复: 23

讨论普洱茶历史上的“六大茶山”是在普洱县的“捆鹿山”吗?

[复制链接]

1927

370 小时

在线时间

2462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1927
QQ
发表于 2006-1-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好友在“普洱茶论坛”(普洱办的《普洱信息港》)里看到石昆牧的文章,他说普洱茶历史上的“六大茶山”是在现今的普洱县内的“捆鹿山”。他马上发帖想让大家讨论,不料他的帖马上就被普洱信息港封住,不准复帖,还要删出,他希望能正本清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57

303 小时

在线时间

4814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8457
QQ
发表于 2006-1-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昆牧又想炒“捆鹿山”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5 小时

在线时间

58

回帖

会员

积分
378
发表于 2006-1-3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树新芽兄的好友看到的文章我也看到了,石先生的论据之一是:当时的西双版纳所谓的“六大茶山”只不过是六个小村子,不可能有“数十万人入山做茶”的盛况。另外的论据是说当时的史料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编造的谎言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61

77 小时

在线时间

1748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2861
发表于 2006-1-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边”一向是“专制”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5

212 小时

在线时间

130

回帖

中级会员

积分
545
QQ
发表于 2006-1-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还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1万

在线时间

7586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10531
QQ
发表于 2006-1-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0 小时

在线时间

37

回帖

会员

积分
215
发表于 2006-1-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sy371781老树新芽

用你的勐腊话说一遍:“捆鹿山”看看

音是否象:困六山?

大概是六山入口,一夫当关,万夫莫过,除非留下买路钱

与普洱红茶,普洱绿茶,普洱花茶同出一理.

[此帖子已被 30624700 在 2006-1-3 16:45:3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7

13 小时

在线时间

789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1607
发表于 2006-1-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吗?我也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0 小时

在线时间

37

回帖

会员

积分
215
发表于 2006-1-3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2002 发表于 2006-1-3 17:27:33 :
还在吗?我也去看看!
找威玛带你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5 小时

在线时间

58

回帖

会员

积分
378
发表于 2006-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老树新芽 发表于 2006-1-3 14:01:35 :

        有一好友在“普洱茶论坛”(普洱办的《普洱信息港》)里看到石昆牧的文章,他说普洱茶历史上的“六大茶山”是在现今的普洱县内的“捆鹿山”。他马上发帖想让大家讨论,不料他的帖马上就被普洱信息港封住,不准复帖,还要删出,他希望能正本清源。


内容更正:

有一好友在“普洱茶论坛”(普洱办的《普洱信息港》)里看到石昆牧的文章,他说普洱茶历史上的“六大茶山”是在现今的普洱县内的“捆鹿山”。更正如下:

有一好友在“普洱茶论坛”(普洱办的《普洱信息港》)里看到石昆牧转帖的“干坝子茶友”的文章,他说普洱茶历史上的“六大茶山”是在现今的普洱县内的“捆鹿山”。

全文如下:

 (困鹿山传说之一)


  各位朋友,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普洱县城西北方向的困鹿山上,生长着许多现在两三个人都难得围抱过来的生野大茶树,这些茶树经过几百甚至上千的生长,已经变成了巨形大乔木,毫不夸张地说,都已经变成栋梁之材了。困鹿山现在还有个世外桃源般的由十几户人家构成的山寨,寨子里或寨子周围生长着数百棵人工栽培的乔木大茶树,显得风光非常迷人。好啦,不说这些了,因为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我这里要说的是中国云南有名的“六大茶山”实际就是今天普洱县境内的困鹿山,这个缘由估计还有许多人不曾知晓,那么我不妨讲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云南简称为“滇”,又称“三迤”,以“三迤”代称云南的来历其实也不复杂,这是大清国时期整个云南曾经只设有三个迤道的根源所至,其中的迤南道治所就在今天的普洱县城,为什么要提起这个话头?意思是说整个云南仅仅设了三个迤道,就有一个在普洱,由此可见普洱在云南省、特别是在滇地区的地位是非同一般的,普洱不仅是滇南政治和军事的重镇,按中国历代的传统,它也应该是商业的中心才对。但是,从路途和环境来说,与另外两个迤道(迤西道是大理、另一个是曲靖那边)相比,到省府昆明的路途普洱又是最边远最蛮荒的,从省府昆明出发的到边陲普洱重镇,迢迢千里茶马古道,一般来说要走十七个马站,并且要渡过三条大江,爬过六座大山。三条大江一条是元江(又称红河),第二条是阿墨江,第三条就是把边江;六座大山第一座是化念老鹰坡大山,第二座是元江北岸的青龙场大山,第三座元江南岸的咪哩大山:第四座是阿墨江北岸的老苍坡大山,第五座是阿墨江南岸把边江北岸的通关梁子,第六座就是把边江南岸的困鹿山了,其中磨黑到普洱经过的这段称为“茶庵鸟道”的茶庵堂大山,是困鹿山的一部份。因此,困鹿山是当地人的称呼,南来北住的官商旅客习惯也称困鹿山为“昆六山”,意思是从昆明南来到普洱的第六座大山。 
按说我们云南本身就是多山多江的省份,表面看来困麂山也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与其他群山一样,春天它百花盛开万物生长,夏天它山青水秀百鸟欢唱,秋天它野果飘香落叶满山,冬天它云绕雾锁万籁寂寞。令人无法解释清楚的是,就是这六座大山中,偏偏困鹿山独得上天之灵气,深受造物主之喜爱,造化神秀了困鹿山一种神灵之物,这种神灵之物就是神农日尝百草遇毒而解的茶叶,也就是现在被誉为中国第一国饮的茶茗,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困鹿山茶叶不仅天出自然,品位独佳,而且成了皇室贡品,位极第一,是普洱茶的佼佼者!只因由此,喜茶爱茶的人又将困鹿山爱称为“六大茶山”,意为茶马古道上第六座大山是生产世间好茶的大山,这种叫法本身只是一种爱称,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将心中爱怜之意表达得淋漓酣畅,痛痛快快。好比中国古代的一个画家,自称“八大山人”,一是寄托自己的志向,二是表明与世俗不同流。“八大山人”与“八仙过海”不同,“八仙”是八个神人;“八大山人”并非山中有八个老汉,仅仅是这个画家的别号而已,取代“昆六山”而称“六大茶山”也是这层意思,并非世间真有实实在在的六座大茶山。如果以山论茶,云南何止“六大茶山”,应该是“六百茶山”和“六千茶山”才对了,如今面积不及思茅市三分之一的西双版纳,一直号称有“十六大茶山”,何况拥有一十三县的普洱府哪里才止“六大茶山”?
  各位朋友,现在你们心中应该完全清楚明白了,那清朝道光年间所编撰的《普洱府志》中所提及的“六大茶山”其实真正所指的就是今天的困鹿山,“六大茶山”实际指的就是一座山的名字,也就是“昆六山”的别名而已,而不是志书上所说的什么攸乐、倚帮、蛮砖之类的东西,攸乐倚帮这些地方本身也是一座大山中六个民族村寨的地名,前人不知个中就里,误将六个村寨写成六座大山,前人一不小心的失误,造成普洱六大茶山的美名误落易武乡间的后果,不仅以讹传讹,延至当代,而且埋没了历史上的真正六大茶山所在地,实属思普历史上第一大憾事。
  实际上,《普洱府志》中矛盾的东西很多,略举一例以说明;志书说“茶出六大茶山,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想想现在的勐腊县,到目前为止仅有18万人口,而且是镇越县和易武县两县合并而来,往上推一百多年,单独划出易武地区来,有一两万人就不错了,何来“数十万”人入山采茶?那么还有朋友还问,为什么会将六大茶山误写成易武一带六个民族村寨?实际根源无非有二,一是作者故意为之,因为困鹿山茶叶质好味佳,茶少人多,供不应求,为保住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故意虚指当时来说天荒地远的易武,这是常人不能抵达的地方,以此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说明茶的神密,二是讲明来之不易;二是作者确实不知六大茶的来历,对六大茶山做了错误解译,好比以前我们考试解释“三座大山”和“三面红旗”一般,笑话很多。如果不是以上两个根源,为什么现在的易武人也搞不懂六大茶山的来历?或者为什么会出现六大茶山之说?以勐海、勐腊两县就茶而论,勐海实力大于勐腊,堂堂一部普洱府志对勐海之茶避而不谈,这应该说也是不正常的。
  这种错误并非仅仅发生在普洱困鹿山身上,其实这种错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非常普遍,根源无非是做书的文人与实际生活的脱离或者文人的别有用心造成,例子很多,试举两例说明。
  先说传说的例子,不讲七仙女下凡还是牛郎织女七七相会,也不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得死去活来,光说柳毅传书成人之美这段佳话,前两年国家邮政局为柳毅传书这个传说发行一套特种邮票,哪会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安徽、湖南、湖北、甘肃等省均为柳毅传书故事传说源发地产生激烈争夺,互不相让,各说各有理,都是引经据典,言之凿凿,最后国家邮政局不得不确定甘肃、湖南两省同时作为故事源发生而同日举行邮票首发式。这就是前人将源发地搞错搞乱的一个证明。或许读者会反问,这是传说,本身严肃性就不够,有源发地之争不足为奇。好,那么就说真人真事吧,三国时期,在中国的万里长江上一个叫赤壁地方,刘备、孙权联军与曹操百万大军展开血战,这可是奠定三国鼎立之势的一场关键战争,最后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最终奠定三足鼎立这势,划分了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对赤壁这个地方也确定不了,曾经千军万马撕杀的疆场,如今到底发生在哪里的确切位置几千年来一直争执不休,几十代中国史学家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连苏东坡这样的中国第一大文豪也搞错了故事的发生地,如此看来把普洱六大茶山搞个张冠李戴不是不可能的。还有朋友可能要问,这是战争,与茶如何扯得上干系?好,那就以茶说茶吧,中国饮茶有数千年历史,但形成成熟茶文化的是中国唐代,这个时代,中国出了个爱喝茶品茶论茶的文化人叫陆羽,此人到了后来被爱茶喜茶之人尊为“茶圣”,请牢记一点,他是中华民族公认的茶圣。他谈茶论茶的文章著作也被称为“茶经”,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在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也有他的塑像。可是,实在可惜呀,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充分证明云南是世界茶叶源产地,普洱茶是中华茶类家族中非常优秀的品种,秦汉时期就有个别文书已有记载,更不要说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壮大,可是堂堂“茶圣”对云南茶叶、特别是普洱茶,他只言不提,片语不及,在茶圣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普洱茶,难道这不是事实?为什么我们思普人现在不推崇“茶圣”而去推崇三国刘备军师孔明?依我之见这与“茶圣”从来不提普洱茶有很大关系。难道“茶圣”不提普洱茶普洱茶就一名不文?难道普洱茶就不登大雅之堂?恰恰相反,到了明清时期,普洱茶不仅普遍受到世人喜爱,并且起引皇室关注,普洱茶,是茶中之茶,是目前世界上卖价最高的茶叶之一。因此可以说,不要以为“茶经”不提普洱茶世间就没有普洱茶,也不要以为志书上说六大茶在易武它就真的在易武,君不见前人先贤说得最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原文:干垻子茶友

-=-=-=-=- 以下内容由 普茶莊石昆牧 在 2005年09月14日 08:30pm 时添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普网 ( 滇ICP备11005155号-1 )

GMT+8, 2024-7-30 21: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