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中普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阿明

解读易武大树茶.

[复制链接]

54

792 小时

在线时间

15

回帖

会员

积分
54
发表于 2007-12-13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韵流年 于 2007-12-10 19:18 发表
我品试茶品习惯160CC盖碗,7----8克投茶量,一泡一泡开汤,
而且最好是自己动手,熟悉手法
冲泡时间一般是7秒左右,但不看钟,一看钟就分神了" />

7秒?太短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1万

在线时间

1万

回帖

品鉴阁

红宝石元勋勋章

积分
33517

Medal No.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7秒,
品茶可以的,
试茶就不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0

5178 小时

在线时间

4900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5900
QQ
发表于 2007-12-14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惯就是一种标准
遵循传统,认真出好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100 小时

在线时间

23

回帖

会员

积分
54
发表于 2007-12-14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原野的风 于 2007-12-13 15:22 发表
再上一款易武,本人在07年所试的数十款易武茶中,尚未能找到超过其口感及甘韵生津长度的易武茶。然而,叶底的表现并不“漂亮”。
身边茶友及部分论坛茶友都试过,这款茶可以让每颗牙缝都出现甘韵,茶喝完后生津达三 ...

树龄,还有采摘次数,肥厚且表现纤维化才更能说明它的底蕴。。。个人愚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34

369 小时

在线时间

1040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2934
QQ
发表于 2007-12-14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韵流年 于 2007-12-13 11:00 发表

从茶底看这个茶是不很好的茶,
品试是否有意外那小弟就不感确断
因为从这茶底看
这个茶叶片较老,而且较杂,在和那茶砖看,茶梗较长,瘦扁
应该是茶鲜叶水份较高,应该有季节性的问题
茶品质不会很高
04年到现在有 ...

感谢水兄点评,交流之乐趣和意义莫过于此 .但看了后面明版和投兄说法,确实也是,大家都就靠自己的观点在此看图说茶,差异和感官上的不同点都会出入很大的,就算如投兄所说,上图后注明泡数、时间。。。。也可能在所难免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最好有时间的话,还是来个互寄茶样形式的交流最好 。观了各位上图的朋友们的茶后,觉得大家对易武的认知度都是很到位的,到此,至少这个帖子是个非常有意义的帖子.关于在下这款薄茶,水兄评述得很好! 在下就就此打住了,改个时候会在其他版块派送给茶友们交流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34

369 小时

在线时间

1040

回帖

高级会员

积分
2934
QQ
发表于 2007-12-14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幸请到明版和几位老茶痴光临,找了07春麻黑饼茶和06秋麻黑散料,本着“友谊第一”的原则PK了一下,结果确实也很“友谊”
大家一致认可两款工艺十分相近充分

06麻黑因为是毛茶:少了蒸压这道工序汤水显得较有锐度,(活性).同时陈化速度也明显低于07饼.水稍硬一些.
07饼因有了蒸压这个过程,陈化速度表现较好,汤色透亮度高.水软.但香气和耐泡度没毛茶表现好.
(左为07饼,右为06散)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79

1万

在线时间

5148

回帖

广云福茶行

庄主

积分
9879
发表于 2007-12-1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易勐风云 于 2007-12-14 01:34 发表

感谢水兄点评,交流之乐趣和意义莫过于此" /> .但看了后面明版和投兄说法,确实也是,大家都就靠自己的观点在此看图说茶,差异和感官上的不同点都会出入很大的,就算如投兄所说,上图后注明泡数、时间。。。 ...

有机会共品
微信 LIN135104586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79

1万

在线时间

5148

回帖

广云福茶行

庄主

积分
9879
发表于 2007-12-14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明 于 2007-12-14 00:39 发表
7秒,
品茶可以的,
试茶就不准了" />


习惯了还是可以试的
当然,前一泡如果较淡,后面还是会泡长一点的时间的
而且要看什么茶才用什么标准泡
微信 LIN135104586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1万

在线时间

1万

回帖

品鉴阁

红宝石元勋勋章

积分
33517

Medal No.6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泡一泡喝下去,喝很多水茶还是只有这么多,泡数喝多了磊积误差也就加大了,绝大多数人是喝不准的.由其底找不准.

[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07-12-15 19:0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0

5178 小时

在线时间

4900

回帖

金牌会员

积分
5900
QQ
发表于 2007-12-15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手泡多数是用来找缺点,我试茶从来不用重手泡,因为那样会影响茶滋的正常溶出,体现不到每道之间的细腻变化,重手泡更会因为各位信息浓缩在一起反而不易分辨优劣。我试茶是在茶中找优点,所以还是用习惯的手法,呵呵~。
还是一句话:试茶,以习惯为标准。

[ 本帖最后由 原野的风 于 2007-12-15 22:58 编辑 ]
遵循传统,认真出好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普网 ( 滇ICP备11005155号-1 )

GMT+8, 2024-6-26 17: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