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投品驿站 发表于 2008-12-14 14:17

继续第五、六冲一起看。

投品驿站 发表于 2008-12-14 14:17

继续第五、六冲一起看。

前面冲的时候,叶底比较接近了。当时我也以为,两者开始重新接近了。

暂不下结论是对的。:victory

汤色、叶底的差别仍然还在。

嗅叶底,发现“汤色浅”者,果酸味。“深”者则无。

[ 本帖最后由 投亲靠友 于 2008-12-14 14:21 编辑 ]

投品驿站 发表于 2008-12-14 14:23

继续第五、六冲一起看。

泥瓦工 发表于 2008-12-14 14:26

跟帖认真学习中

投品驿站 发表于 2008-12-14 14:35

呵呵,五、六泡入口,对比三、四泡,一轮轻,一轮重,豁然开朗。

茶未喝完,差别已经完全出现。

综合三、四、五、六泡品感:

而上面归结的:
1,“汤色深”者,轻、重泡饮,皆显直白,甜香苦涩尽在茶汤,茶味更强回味较弱。不过奇怪的是有不少人似乎更加喜欢这种感觉。

2,“汤色浅”者,轻泡者,入口轻柔,香扬芬芳。重泡者,层次分明,苦而甘,香而鲜。品饮中,香入水回韵明显,苦中有甘,苦而不寡有甜有鲜,甘不掩鲜(协调),回味生动活泼。


[ 本帖最后由 投亲靠友 于 2009-1-6 23:33 编辑 ]

投品驿站 发表于 2008-12-14 14:40

后面的双泡双煮,叶底混合再七煮十七泡,只是把茶喝完,完整上图了。

70137013 发表于 2008-12-14 14:42

外地存放和本地存放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山上山下/云南南/云南北还有区别呢,不见得是什么温度/湿度的影响(你可以做个实验,就在当地),有可能是运输途中对茶品的影响,2个月1个往返,肯定伤茶的,再放2月就恢复了,说不定

投品驿站 发表于 2008-12-14 14:43

双泡双煮,叶底混合再七煮十七泡。

双煮,各自的叶底。

70137013 发表于 2008-12-14 14:44

我个人认为没有比较的价值,里面的因素很多,1)本地/外地的环境2)运输过程
3)样品的区别4)泡茶顺序和口感/心理...
再要玩发烧的话,应该还是按科学的方法来,按每个不同的因素分成几个样份来比....

[ 本帖最后由 70137013 于 2008-12-14 14:51 编辑 ]

投品驿站 发表于 2008-12-14 14:53

原帖由 70137013 于 2008-12-14 14:42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外地存放和本地存放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山上山下/云南南/云南北还有区别呢,不见得是什么温度/湿度的影响(你可以做个实验,就在当地),有可能是运输途中对茶品的影响,2个月1个往返,肯定伤茶的,再放2月就恢复了,说不定

这不是问题所在,存放效果可以随缘。

问题是泛而言之的干仓,是否也有品感的差别呢???
这关系到品感,即品质差异!!!
肯定有!!!
又怎么去辨别呢?
因为前面已有暗示,汤色深(或红)并不是唯一代表年份的,而后面又会说到,汤色深(或红)品感并不一定就是好。包括叶底也是。
而上面归结的:
1,“汤色深”者,轻、重泡饮,皆显直白,甜香苦涩尽在茶汤,茶味更强回味较弱。不过奇怪的是有不少人似乎更加喜欢这种感觉。

2,“汤色浅”者,轻泡者,入口轻柔,香扬芬芳。重泡者,层次分明,苦而甘,香而鲜。品饮中,香入水回韵明显,苦中有甘,苦而不寡有甜有鲜,甘不掩鲜(协调),回味生动活泼。


[ 本帖最后由 投亲靠友 于 2008-12-14 18:19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茶品对冲辨别不同存放过程的茶品品感差异(03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