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论坛,中普网,普洱茶论坛,云南普洱茶,普洱茶论坛,中普

小人学君子 发表于 2010-8-27 13:49

开始学着喝普洱的时候,曾喝到有霉味的茶,当时有老茶客告诉说,这是陈味,但我不喜欢这种气味,如果老茶真的就是这种气味,那么存茶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但前不久喝到一泡昆明存放的老茶,这才觉得存放普洱还是有点意义的。希望过20年后,自己存放的茶也有这种韵味。

迷上普茶 发表于 2010-8-27 13:54

大家在线交流心得,应允许大家有什么说什么,就算个人对某些事物有看法,也看不出有踩贬的故意。他说的话对看帖人有益有害,看帖的人分得清楚,心中有数。讨论问题应心平气和,尽量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激烈些也没问题。但应讨论问题不讨论人。伤了感情的话,大家都不敢发表意见,对大家都无益。

Lyodi 发表于 2010-8-27 14:04

无住兄:

    兄分享意见,很中肯,感谢感谢!下面这些话,很多不是针对兄,就事论事而以。

    我真没有把入仓轻微定为香港仓。我前面说过:香港仓也有失败品,但多数没有流入市场,但早期广东人为湿仓则不然,几乎是整仓整仓全军覆没。是我原话吧。所以,看主流看整体,入仓茶中,香港老茶就是优于90年代广东仓。这话我永远不改。有人非用香港仓坏死特例,和广东仓好茶特例比,这样来驳我,我无法。

    广东仓,要分辨。这话我前面贴不知道说过多少次,我不记得了,总之很多次。所谓要分辨,就是我认为不该全部一棒打死。有人非说是我要全打死。我冤啊,这岂不六月飞雪?标题分明就说不要一棒打死。人家非要在我文字里加点自己的作料,我不能认那就是我本意,我无法。

    对发酵的问题,兄的观点我绝对赞成。我观点,一则,自己不是专家,少讲;二则,跑题了,扯远了;三则,个人认为,再研究百年千年,科学也不能无巨细、无遗漏解释整个世界,但过程是值得尊重的,事情是要做的。文章一再强调的,心态不能唯一。

   那么, 对于一般消费者、制茶人、买茶人,喝茶的体验才是最终目标。那些实验、数据的最终目标,也是让人有更好的体验,不是让人煮研究报告来喝。即所谓科学以人为本。作为一般茶友,丢一堆研究给他,也无用,未必能看懂、理解。直接的办法,就是利用尽量简单、浅显的知识,找对体验。

    我是学文史哲,学佛的,个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主导是从人文角度出发,不懂的事情我不信口开河,20岁出头犯过的错,奔三了,该长进。至少态度该长进。

   当年的贴,是不是找得到,我不知道。蒙网站信任,给我超版权限,但我定位自己就是个普通网友,超级权限没用过,没有删过谁封过谁。旧事原则上与本贴也无关,但这贴,每个字都在。就事论事,今天这贴,前面很多质疑批评,我不知依据在何处,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

    很多问题的根源,我看出来了,是有些网友没有认真读,然后还要跑题,还要东拉西扯一堆,歪曲了我的话来驳。我以为:凡是我认为正确的观点,不论发言人态度如何,我都尊重赞同了。大概我不该做的事情,就是分辨说那些加了作料的话,不是我原话。大约这行为刺激到人家颜面,是以我无廉耻了?

    可些那本就不是我原话。我的廉耻观,其中一条就是不棒打一群。

   历史上,给台阶不下,给脸不要的事情天天在发生,我告诫自己,时时小心莫做那种事。这是我在版上立身的尺度:尽量做到,对茶谦卑,说话办事处以恭心,有错就认,态度端正。坚持这点上,我无廉耻了?

呜呼!

superxjq 发表于 2010-8-27 14:50

楼主的本意我认为很好,意思也很简单,就是以他的经验看来,家中藏茶不要一有霉味(甚至发霉)就轻易扔掉。
因为普洱茶是发霉?是发酵?本质都是微生物,和菌群在起作用。有发霉的茶品如果处理得当,日后可能会给你惊喜。
“普洱茶以浑厚劲道立身,”特别喜欢楼主这句话,也是我对普洱茶偏爱的原因,我也认为这就是普洱茶的茶气!

闲人居 发表于 2010-8-27 17:07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的吸引之处在于后发酵过程的无限演变,霉味只是其一,还有更多的感受让普洱茶迷追求,寻刺激的找生茶、为保健的找熟茶、玩探秘找老茶,各取所需。普洱茶知识普及可看周红杰主编的<云南普洱茶>一书,没有什么商业味。

尘子刘 发表于 2010-8-27 18:54

乱乎哉?自在人心!

Lyodi 发表于 2010-8-27 19:33

谢谢157楼分享。
周老师的书,我看过,算是国内比较早研究发酵熟茶的人,书也算是漫天普洱茶书里少数有价值的入门读本。有两三年没见了,后来听说搞了副业,与人合作在开茶厂,没有亲见,但遇见数次在展会上推销茶,没打招呼。教书或者经商,都是推广云南茶的好事,是贡献。总不该研究一辈子茶,最后自己喝不起好茶。
早年周老师教书时,和厂家合作发酵熟茶,车间我参观过。在厂里喝样品,他和我说,经费问题,搞不起来,地理环境条件也做不出对路的口感,实践做不对理论也很多无法验证云云。不过即使如此,半年后书还是出了。后来还两三次让来北京的学生带几批茶给我看,我问他学生:觉得好喝么?他们笑笑不好意思答。
学理研究和实践是两回事。研究是必要的,若能不求名利,专心做学术的人,我从心底佩服。但真正研究到哪个阶段了,能否指导实践,写书人自己心里最清楚。
若理论尚不足以讲清事情,我想,不如对其报以期待,但先从实践入手。制茶的技师、车间的主任,做茶的老商家,大都没什么理论讲,不过人家认得茶,做得茶。

alan 发表于 2010-8-27 20:17

原帖由 Lyodi 于 2010-8-27 19:33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157楼分享。
周老师的书,我看过,算是国内比较早研究发酵熟茶的人,书也算是漫天普洱茶书里少数有价值的入门读本。有两三年没见了,后来听说搞了副业,与人合作在开茶厂,没有亲见,但看过数次在展会上推销茶。 ...

刘师父的说法,我基本同意;我说过天下普洱(包括翡翠成品)大部分在广东集散,因此,广东的普洱就有世间百态;广东仓就是广东集散普洱茶中的一种,再差也是广东的“光荣”(没有听过昆明仓,北京仓,没有水分,那里有后发酵,都干死了),熟茶基本是广州厂家原创摸索出来的,以后请刘师父多表扬,不要只表扬香港仓;如果“广东仓”特指某一种湿仓茶,也对,“广东仓”是有茶商有意或无意、善意或恶意 在广东做出来的。
事实是:广东作为普洱最大的集散地,云集了各路普洱英雄,各种类型的假茶都有不同地区的茶商在广东交流。例如:XX省(为主)的人擅长绿茶茶青代替云南茶青(贵州茶青等)、XX省的人擅长制造“老生茶”、XX省的人擅长制造 B货、湿仓“老熟茶”等。
广东茶商的来源从多到少:福建、广东、湖南、广西... 云南..., 当然,也不是人数排名第一福建茶商最会造假。
对普洱茶徳理解:广东广宁人比福建安溪人还懂,云南茶商比较差一点。
我见的比较多的情况是茶商让客户自己挑,试喝,喜欢就买,不强卖,最多骗一点年份、时间,一般也告诉你A或B;最近几年,湿仓茶买的人越来越少。

[ 本帖最后由 alan 于 2010-8-27 23:07 编辑 ]

Lyodi 发表于 2010-8-27 20:56

alan兄莫叫我师父,捧杀我了。大家都是平等的爱茶人。兄的意见很中肯,我会吸取。我一直坚持对茶对事不对人,大概做得还不够好,将来继续注意。

粤S 发表于 2010-8-27 21:47

原帖由 nblt 于 2010-8-26 20:57 发表 http://bbs.puerh.cn/images/common/back.gif
不会吧,他和小石头一起混的 小石的确有可取的地方.跟着小石最起码不会吵架骂人.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查看完整版本: 【有霉味的茶,不要一竿子打死】